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96篇
  免费   38篇
  国内免费   23篇
管理学   69篇
劳动科学   4篇
民族学   18篇
人才学   15篇
丛书文集   514篇
理论方法论   64篇
综合类   794篇
社会学   74篇
统计学   5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28篇
  2015年   46篇
  2014年   84篇
  2013年   66篇
  2012年   84篇
  2011年   88篇
  2010年   83篇
  2009年   90篇
  2008年   169篇
  2007年   103篇
  2006年   80篇
  2005年   57篇
  2004年   77篇
  2003年   63篇
  2002年   73篇
  2001年   85篇
  2000年   51篇
  1999年   35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1.
宋银桂 《船山学刊》2004,(4):191-194,137
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思想的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动员最广大的人民群众起来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深层的原因在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颇多契合,这种契合不仅导致了中国革命的胜利,而且还是社会主义在中国立于不败之地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2.
史无前例的改革开放迄今已三十年了;为富国强兵而上下求索、引进马克思主义学说已经有一百多年了;从徐光启算起,西方擎术传入中国已经有四百多年了……中国学人当前面临着相当多的机遇和挑战、问题和困惑。  相似文献   
13.
张越 《学术研究》2008,(2):111-115
顾颉刚将古史讨论的文章和信函汇集成册出版,并命名其书为<古吏辨>."辨"与"辩"在当时通用为"辨",<古史辨>之"辨"的意图在于辨别古史真伪,并非是一本简单的辩论文集,其实际涵义即为"辨"."古史辨派"自身的"学派"特征并不十分明显,顾颉刚也从来没有将怀疑作为他疑古学说和疑古辨伪研究的终极目标.设若仅以"怀疑"为特征看待"古史辨派"学人.则这样的"古史辨派"者几乎找不出来."古史辨派"作为一个学术思潮确然存在.但是"古史辨派"在现代学术史上更多的是一种学术现象.如果以通常意义上的"学派"概念冠之,可能并不准确和全面.  相似文献   
14.
美学与马克思学说的总体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德国浪漫美学所要求的人的全面发展与完整存在的核心命题是马克思学说发生的原初动力,亦即马克思学说诸组成部分的统一出发点。个人的全面发展与完整存在是日益丰富展开的马克思学说的本体论根据,马克思把浪漫美学以人为本的整体性原则与黑格尔辩证发展的有机整体观融合起来后,在实践哲学的基础上把浪漫主义泛美学化的追求人的全面发展的整体性命题历史地改造成为人类社会进步的基本尺度。  相似文献   
15.
如何继承“孝道”使之有益于当中国的老龄问题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极具现实意义的大课题。原政协主席李瑞环在纪念孔子诞辰2550年,国际第二届儒学大会上,非常明确的提出:“儒学博大精深……构成  相似文献   
16.
现代性批判是生存实践活动的自我批判,因而是超越认识论的存在论批判。马克思的现代性批判并不是诉诸于抽象的人本主义应然逻辑,而是历史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给予我们的启示是:现代性问题并不是人类理性迷误的结果,而是人类生存实践活动的产物。所以,扬弃现实异化的可能性及途径是社会生活本身给出的课题,不是站在历史之外所能设定的理论问题。  相似文献   
17.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以毛泽东同志为首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党的学说,创造性地运用于中国共产党的建设,成功地解决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如何创立和建设具有广大群众性的、马克思主义的无产阶级政党的问题,形成了县有中国特色的毛泽东建党学说。这就是首先从思想上、政治上进行建设;同时在组织和作风上进行建设,而最重要的环节是思想建设。探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建党学说的特点,对于在新的形势下,加强党的建设、端正党风和廉政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相对而言,儒家学说虽不如道家和释家哲学那样超脱于俗尘之上,但同样重视超越的人生价值。在《论语·雍也》中所记载着孔子的名言:“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尔,贤哉回也!”就强调了人们应该追求的一种“极高明而中庸”的生命境界。以上引自张映辉发表在《北  相似文献   
19.
郑颖慧 《兰州学刊》2006,(7):188-190
中国古代犯罪学说历史悠久,内涵丰富。早在先秦时期诸子百家就已建构了包括犯罪根源剖析和犯罪预防措施两者紧密结合的犯罪学说体系。朱熹继承前贤思想理论,结合南宋的社会现实,深入分析了当时犯罪频发的根源主要是个人私欲和社会弊端,并且有针对性的提出了预防犯罪的具体措施。朱熹犯罪学说对今天和谐社会的构建有重要的历史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文章介绍了在教学过程中训练学生口才的三个阶段:学说、愿说;常说、会说;能讲、善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