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4篇
  免费   6篇
管理学   1篇
民族学   1篇
丛书文集   43篇
理论方法论   4篇
综合类   49篇
社会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坚持马克思主义阶级划分和划分标准的观点,创造性地对中国社会各阶级进行了科学划分,推动了马克思主义阶级划分理论的中国化;运用马克思主义从经济关系和政治态度上分析阶级的观点,深刻阐述了社会各阶级的阶级属性,揭示了不同阶级在中国革命中的地位和作用;依据马克思主义阶级分析同阶级政策密切联系的观点,系统论述了中国社会各阶级状况和各阶级间的关系,制定了符合革命实际的阶级政策。新形势下,系统考察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坚持和运用马克思主义阶级分析方法的历程,对目前制定科学的阶级阶层政策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2.
辛程 《中华魂》2015,(1):16-19
近来,舆论界围绕要不要坚持阶级斗争理论,展开了一场激烈的争论。有一种观点认为,应该抛弃阶级斗争理论,这种理论导致人类相互残杀,违反人的理性。坚持阶级观点、阶级分析方法,就是以阶级斗争为纲,应该受到谴责。大家知道,阶级斗争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核心观点之一,所以,这场争论实际上涉及要不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问题。这是一个原则是非问题,兹事体大,必须分辨清楚。阶级斗争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社会现象。自原始社会瓦解以后,人类就划分为不同的阶级。“所谓阶级,就  相似文献   
73.
从毛泽东调查研究思想的形成、调查研究的精神及调查研究的方法三个方面对毛泽东的调查研究思想做了较详细的论述.并联系当今的社会现实,说明了坚持调查研究工作方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74.
理念是学术研究的灵魂,没有理念缺位的学术研究;阶级理念是一个全局性的范畴,其问题的核心是利益问题,阶级是无可否认的历史事实,相应地,用阶级分析方法分析中国当代社会阶级状况和思想倾向依然有其合理性;历史是有规律的,规律必然有阶段性或时段性;阶级、规律与价值判断有着直接的关系.研究思想史不能回避理念、阶级、规律、价值等问题.  相似文献   
75.
望之 《中华魂》2012,(11):28-30
复信亲爱的陈若彤同志:来信及《重温》一文的复印件已由《中华魂》编辑部转来。我认真地读了,完全赞同你信中陈述的观点。现在把我的一些想法写在下面,供你参考。怎样看待新民主主义?  相似文献   
76.
迟方旭 《兰州学刊》2012,(3):153-159
在今天的法学研究方法中,阶级分析方法已经较少得到应用,甚至有人使用"衰落"一词来形容它。但从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私法思想角度观察,在私法学中使用阶级分析方法,仍然可以发现阶级分析方法的生命力和有效性。当然,在私法学中运用阶级分析方法,不能将它视为唯一的研究方法,同时还必须注意区分阶级性私法关系与非阶级性私法关系的不同,也不能将私法主体之间的"斗争"认定为阶级斗争。  相似文献   
77.
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等接连爆发,全球经济依旧低迷。关于当代资本主义经济,近期国内有较多研究成果,但学者们观点各不相同。主权债务危机的发生原因及影响、资本主义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向、当代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中阶级界限是否模糊、一系列危机是否表明资本主义制度正在走向衰亡,这些是目前讨论的热点。  相似文献   
78.
阶级分析之当代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今时代,阶级的实际存在状况发生了很大变化,阶级分析也应该随之而不断深化.阶级分析本身不是目的,它只是一种解决社会发展动力的手段.不同阶级之间既存在矛盾和斗争,又存在同一和互补,而在矛盾中,除了存在对抗性矛盾外,还存在大量非对抗性矛盾.阶级分析应该与阶层分析结合起来,当前尤其要突出阶层分析.  相似文献   
79.
1930年茅盾运用马克思主义阶级分析和阶级斗争学说对《水浒》《史记》等历史文本重新加以阐释,连续创作完成《豹子头林冲》《石碣》《大泽乡》等3篇历史小说,开启了历史小说创作的一条新路径。将这3篇小说置于互文性视阈下进行打量,我们发现它们不仅与《水浒》《史记》等中国古代文本有着互文关系,而且也与司各德、大仲马等人的历史小说以及鲁迅等中国作家的历史小说之间有着互文关系。事实上茅盾的历史小说正是在广泛吸收和借鉴中外优秀历史小说作品的基础上创作而成的。  相似文献   
80.
刘大年是著名的马克思主义史学家,在历史研究的许多领域都有开拓性的贡献,学者们对其史学成就,已进行了不少阐述、总结和探讨,但对其历史人物评价的思想与实践,却没有给予应有的关注。刘大年对历史人物的评价,主要呈现为四大特点:将历史人物融入历史情势中去分析评价、运用阶级分析的方法、以历史事实为依据、一分为二地看待历史人物的功过是非,这些都值得我们认真探讨和反思,庶几将对历史人物评价方面的研究起到推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