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9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3篇
管理学   41篇
劳动科学   2篇
民族学   11篇
人才学   7篇
丛书文集   67篇
理论方法论   9篇
综合类   235篇
社会学   32篇
统计学   18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37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33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37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上了年岁,很多老年人出现了老花眼,怎样能省钱、省力治老花眼呢?  相似文献   
72.
最高人民检察院全力推行的"捕诉合一"办案机制,学术界对此褒贬不一,观点对立。"捕诉"的具体程序设置、权力运行由于受到我国目前检察权性质不明所限,因而,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宪法基本权利保障并非"捕诉合一"或者"捕诉分离"就能够力行解决。比例原则的引入就为此提供了一种新思路,通过适当性原则、必要性原则、相称性原则在逮捕权、公诉权的适用,完成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基本权利利益侵害达到最小限度的制度预期。  相似文献   
73.
《查氏七烈编》是清代查日乾所辑录的一部诗文集。它所收入的9首词作中有8首未被新近整理出版的《全清词》收录,其中不乏诸如陈维崧、齐召南、万光泰等名家之作。寿致浦、余懋樯、余尚炳等3人亦为《全清词·雍乾卷》失收的作者。这些佚词不仅对于辑补《全清词》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而且对于了解明清易代之际的社会历史状况、清代盐商与文士之间的交游情况等等也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74.
所指/能指的符号学批判:从索绪尔到解构主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索绪尔的所指/能指图式建立起结构主义的语言观,在产生巨大影响的同时,也引起解构主义学者的发难。解构主义提出能指的漂移等话语,把文本视为一场能指的自由嬉戏。能指互相指涉,意义不断地被后移,从而否认文本有确定的意义以及稳固的结构。解构主义展开的符号学批判,将文本带入到一个无尽的开放性和永恒的运动中。然而对所指/能指的解构并不意味着解构主义站在了无可争议的位置,我们必须对此作出深入的理解。  相似文献   
75.
2012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以下简称《刑事诉讼法》)增加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诉讼程序专章,以强调对涉罪未成年人的司法保护。新《刑事诉讼法》已经开始实施,我们急迫思考的问题是,如何才能让社会调查、附条件不起诉等几项特殊制度在少年司法过程中顺利实施。这需要社会支持体系的搭建,也离不开社会专业力量的参与和介入。  相似文献   
76.
附条件不起诉作为我国近年来积极推行的司法改革制度,体现了宽严相济刑事政策、起诉便宜主义、和谐社会理念,具有良好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修订后的刑事诉讼法对该制度进行明文规定,完善了我国的不起诉制度体系,也必将导致附条件不起诉的全面实施。  相似文献   
77.
修正后的《刑事诉讼法》将"尊重和保障人权"增设为立法目的,同时也将我国检察机关试行多年的附条件不起诉规定于未成年人刑事案件诉讼程序一章。将附条件不起诉专门适用于未成年人案件,契合了未成年人福利下对未成年人案件的非公开性、非正式性、迅速处理性和个别化处理的要求,但却有悖正当程序的基本要求。由于保护未成年人身心健康成长是未成年人最大人权,因此,未成年人附条件不起诉制度,在促进未成年人福利方面所带来的人权保障要大于在正当程序层面上人权的消减,这是我国未成年人附条件不起诉制度得以确立的正当化根基。  相似文献   
78.
澳门刑事诉讼中的起诉暂时中止制度具有很多本土化的特色设计,是暂缓起诉制度中的一个典型代表。作为一种起诉替代措施,其运用充分保障了被追诉者的人权,兼顾了被害人及辅助人的合法权益,并且有利于案件“分流”、节约司法资源、提高刑事诉讼效率。在非刑事化、轻刑化的现代刑事司法大趋势下,健全起诉暂时中止制度有极为深刻的现实意义。内地新修订的《刑事诉讼法》增设“未成年人犯罪案件诉讼程序”一章,对构建和完善起诉替代制度作出了有益的探索,但尚有诸多不足或不合理之处需予完善。而澳门地区较为成熟的起诉暂时中止制度就具有了“他山之石”的效用,我们应该善采“他山之石”合理之处,完善新刑诉法规定的附条件不起诉制度,让内地刑事诉讼中的这块“玉石”熠熠生辉。  相似文献   
79.
负担为赠与合同的附款,负担无效并不一概导致赠与合同无效,宜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判断.负担与对待给付既有相似处,也有差异性,但从整体上看,宜将附负担赠与定性为无偿合同与单务合同.负担与解除条件存在巨大差异.由于赠与人有先为给付的义务,赠与人不得行使同时履行抗辩权;唯有当附负担赠与合同为第三人利益合同时,该第三人才能成为请求受赠人履行负担的主体.只有当赠与人已为赠与,受赠人因可归责于己的事由而不履行时,赠与人才能行使《合同法》第192条所定撤销权撤销赠与合同.当赠与物有瑕疵时,赠与人应依《合同法》第153~158条有关买卖不完全给付责任的规定承担责任,而非依《合同法》第174条准用买卖的规定来承担责任.此际,赠与人的责任固然限于“附义务的限度内”,但仍存在例外,即当赠与物瑕疵造成受赠人固有利益损失时,赠与人的赔偿责任并无上限.当负担有瑕疵时,应类推适用买卖合同中有关标的物瑕疵的规定来处理当事人之间的纠纷.  相似文献   
80.
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一直饱受关注,大学生就业问题不仅包括了"就业难",还包括大学毕业生在职场初期难以适应角色转型,频繁跳槽导致的就业稳定性差和低端漂移现象.大学毕业生频繁离职导致的低端漂移,给大学生、学校、社会和用人单位都带来了负面影响.基于扎根理论,通过对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者、用人单位人事经理和大学生本人的行为事件访谈方法,探索了大学毕业生低端漂移的影响因素理论模型,并讨论了研究结果对高校、用人单位、学生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