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1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2篇
管理学   23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3篇
人才学   4篇
人口学   2篇
丛书文集   181篇
理论方法论   23篇
综合类   307篇
社会学   23篇
统计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34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53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38篇
  2008年   60篇
  2007年   38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31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对当前中国国家能力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国家能力是指为实现国家职能规范的目标和任务,国家所具有的保证其政策和意志的有效性,维持自身的稳定存在和发展,高效治理社会的能量和力量的总和。发展的限度是国家能力生长、变迁的制度性约束条件。当前,中国的国家能力呈现为效力与结构的“双重流失”,并已经严重影响到国家总体意志的实现程度。在对国家能力流失机理作深入分析的基础上,笔者提出,构建中国国家能力有限增长机制的根本途径在于合理界定国家行动领域、提高国家行动的自律程度以及推动和提升国家社会化的进程和水平。  相似文献   
52.
道德建设是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关键环节。在出现道德"滑坡"现象的当今社会,加强道德立法,用法律的手段来规范、维护道德,推动道德建设的发展,使道德规范逐渐走向法制化,是我国道德建设的一个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53.
略论限度观     
限度对于人们生存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为更好地适应时代发展要求,人们应该确立科学合理的限度观:必须恪守“最低限度”,应该追求“最大限度”,务必防止“无意过度”,可以倡导“超越限度”。确立科学合理限度观体现了科学发展的精神,有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有益于社会主客体的发展。人们要在实践和感悟中去寻求、把握和发展限度。科学合理限度观的确立,必须坚持求真务实、持续发展和公正发展等实践原则。  相似文献   
54.
党的十七大建设服务型政府,已成为各级地方政府改革的重要目标。本文从历史背景的角度分析了服务型政府的建设背景,并阐释出服务型政府建设的动因及限度,探讨了建设服务型政府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55.
经济伦理的可能性及其限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琼豪 《江淮论坛》2008,20(1):49-53
作为文化存在的经济伦理在实践有效性方面存在"目的一工具"的价值难题、经济伦理规范的有效性难题、经济伦理制度化难题.经济伦理实现其现实可能性必须超越这些难题,为此,经济伦理必须满足三个条件:经济伦理作为规导经济行为的文化手段必须以目的性价值为导向;必须既要反映与维护客观经济伦理又要体现人类的价值追求与不同民族的文化传统;必须成为经济活动领域及相关领域的一种共有信念.因此,经济伦理的可能性是有限度的,这种有限性还表现在经济伦理可能发挥作用的范围也是需要限定的.  相似文献   
56.
文章认为经营者应防止其提供的商品、服务本身致人损害;缺陷产品致人损害的,经营者应承担产品责任;产品缺陷的标准应予细化.经营者应防止其经营环境设施致人损害;经营者未尽合理限度内的安全保障义务致人损害的,应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经营者应防止消费者在其经营场所被第三人侵害;经营者未采取合理的防止、制止第三人侵害的安全措施的,应对受害人承担相应的补充赔偿责任.  相似文献   
57.
任何语言形式都有意义 ,即形式意义。形式意义的翻译非常重要。形式意义翻译应遵循的原则是在尽可能形似的基础上求得神似 ,形式对等或对应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只能是无法实现的奢望。文章通过英语和汉语语料 ,说明了形式意义翻译的重要性 ,概括了英汉翻译中无法传译的语言形式  相似文献   
58.
冯尚 《学术研究》2006,(6):132-136
寓言是近年文界衡量叙事文本的常谈,也是至高的尺度。20世纪80年代以来汉语叙事方式发生剧烈变化,由此引起寓言文体的再生,本文讨论了此种文体生变的感知、认识上的“限度”前提,以及相随的道德和审美的新锐。当代寓言不仅彰显了物的“恶”德,也显示了存在者作为“物像”被思想遮蔽的论题,展示了物像的痛苦和死亡往往是无声的、可怜的,进而突破传统中大自然诗情画意的俗套,直逼其神秘而残酷的深处。  相似文献   
59.
可译性不是绝对的,而是有限度的.文化缺省现象是导致可译性受限的一大因素.从文化缺省角度出发.探讨了可译性限度产生的理论基础以及缩小这一限度,顺利实现跨文化交际的策略.  相似文献   
60.
文章从人性视角出发,指明了法治可欲的四种路向:在需要层面,需要的互异冲突使法律可欲;人与人之间信任关系和社会信用的缺场,使法律获得历史出场;在道德的软约束面前,法律成为最佳选择;超越人治,法治可欲.法治可欲的同时又具有限度,这是合理需要与不合理需要的矛盾,理性需要和非理性需要的矛盾,是人性自身矛盾的表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