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0篇
  免费   42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28篇
民族学   6篇
人才学   9篇
人口学   16篇
丛书文集   53篇
理论方法论   12篇
综合类   223篇
社会学   80篇
统计学   6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9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39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84 毫秒
91.
本文通过对南京、镇江两市210份祖辈对独生子女教养的行为和意识的调查问卷的分析,说明独生子女的祖辈对独生子女的学前阶段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  相似文献   
92.
青少年自尊与父母教养方式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采用量表法对281名初一、初三和高一的学生进行研究,探讨了父母教养方式对青少年自尊发展的影响.结果发现(1)随着年级的上升,青少年的自尊出现了一种下降趋势;(2)父母教养方式的得分顺序从高到低依次为温暖理解、干涉保护、拒绝否认、惩罚严厉;(3)父母的教养方式对青少年自尊的发展具有显著影响.父母对青少年采取温暖理解的教养方式会促进青少年自尊的发展,相反,父母对青少年采取拒绝否认、惩罚严厉等教养方式,会不同程度地阻碍青少年自尊的发展,降低自尊水平.  相似文献   
93.
陈劲松  程鸿蔚 《社区》2005,(17):60-60
有一件特别尴尬的事,让我们几年过去了都不能忘怀。那是一场有关华侨城规划的研讨会,我们准备的讲题是“社区精神营造”。《世界建筑》的吴老正好在我们前面发言,向来直抒胸臆、放胆直言的吴老对“社区精神”不屑一顾,一上来就大批,“别刚开始有了点私人空间和钱,就瞎折腾社区,就我们这个水平,也配?”,一番冷嘲热讽的妙语,让我们原先拟定的话题只能作罢。事后感觉我们的尴尬,其实是被吴老点到了穴位和盲点。社区虽说是一种生活方式,却也有着它存在的前提,那就是我们不可轻慢的“社区教养”。汪丁丁先生正好有一篇文章叫做《都市是一种教养》…  相似文献   
94.
本研究探讨了大学生自我价值感在父母教养方式与积极发展间的部分中介作用.采用青少年学生自我价值感量表、父母教养方式问卷和青少年积极发展问卷,对460名在校大学生调查分析发现:父母积极的教养方式与大学生自我价值感、积极发展显著正相关;父母消极的教养方式与大学生自我价值感、积极发展显著负相关;大学生自我价值感在父母教养方式与积极发展间起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95.
0~3岁婴幼儿托育教养人员是保障托育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力量。本研究运用问卷法,通过随机分层抽样对我国华 东地区、华北地区、华中地区、东北地区、西南地区、华南地区、西北地区的1116名托育教养人员进行调查,探究托育教养人员 生存状态现状,研究结果表明:托育教养人员生存状态总体水平中等偏上,托育教养人员生存状态在年龄上无显著差异,在地 区、工作年限、机构类型、机构性质、专业、学历上存在极其显著性差异。为改善托育教养人员生存状态,主要建议:明晰责任, 赋予政府保障力;打造环境、增强机构管理力;破除固圈,寻求个体生长力。  相似文献   
96.
采用秦玲玲修订的《家庭教养方式问卷》和韩丕国等人所编制的《学前儿童害羞量表》对郑州市普通幼儿园104名小班幼儿的父母教养方式与幼儿害羞关系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父母对男孩较多采用偏爱型家庭教养方式;母亲学历越高越倾向于采用温情与理解型家庭教养方式;2)家庭月收入越低的幼儿其同质-被动型羞怯程度越高;母亲学历较低的幼儿越容易产生公众-被动型羞怯;3)温情与理解型家庭教养方式对幼儿害羞有着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即父母所给予的温情与理解越多,幼儿害羞的可能性越小。  相似文献   
97.
《成才与就业》2017,(S2):94-94
特色课程松江区社区学院:心脑血管的日常保健,今天如何做家长(小学篇)泗泾社区学校:古镇泗泾民俗风情,中华家文化等车墩社区学校:隔代教育杂谈,老年人晚年婚姻幸福的法律保障九亭社区学校:佩戴玉器有讲究,隔代教育中的问题和应对等泖港社区学校: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律知识,要长寿、防中风等佘山社区学校:吃好每天3顿饭,走进广富林,家庭理财等中山社区学校:新型诈骗的防范。  相似文献   
98.
在养育孩子的问题上,很多父母都陷于一种矛盾状态:自己亲自带吧,确实没时间;让爷爷奶奶带吧,又怕老人过于溺爱孩子、教育观念陈旧,而且长期不相处,孩子还跟自己不亲。根据一项调查显示:在北京,有大约70%的孩子正接受隔代教育;而上海,目前06岁孩子中有50%60%由祖辈教育,其中有70%的儿女对祖辈教育不满意。最近,一位名叫乐善耀的老人出了本教育版的"孙子兵法",专门讲如何教育孙子的。这可是老人亲身的经历,"假痴不癫"、"声东击西"等绝妙的三十六计,给爷爷奶奶们出了不少好点子。谁说爷爷奶奶就教不出好孩子?  相似文献   
99.
为了探索了解大一学生生命意义感与家庭教养方式的相关关系。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随机抽样吉林农业大学165名大一学生,采用父母教养方式量表(EMUB)、通原生命意义量表(Purpose in L1fe Test,简称PIL)进行问卷调查。经过分析得出结论:大一学生生命意义感普遍不高,且与家庭教养方式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0.
探讨大学生的家庭教养方式、大五人格特点和两者之间的关系。通过采用父母教养方式量表、大五人格量表对100名本科生进行调查。得出结论:性别与溺爱型家庭教养方式有显著相关,专制型家庭教养方式、民主型家庭教养方式、忽视型家庭教养方式与性别没有相关。大学生大五人格与性别没有相关。大学生大五人格与家庭教养方式有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