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041篇
  免费   450篇
  国内免费   102篇
管理学   1459篇
劳动科学   111篇
民族学   209篇
人才学   346篇
人口学   89篇
丛书文集   4995篇
理论方法论   921篇
综合类   9172篇
社会学   2196篇
统计学   95篇
  2024年   85篇
  2023年   342篇
  2022年   199篇
  2021年   383篇
  2020年   350篇
  2019年   434篇
  2018年   148篇
  2017年   309篇
  2016年   389篇
  2015年   627篇
  2014年   1217篇
  2013年   1117篇
  2012年   1260篇
  2011年   1281篇
  2010年   1165篇
  2009年   1266篇
  2008年   1425篇
  2007年   1159篇
  2006年   1024篇
  2005年   895篇
  2004年   857篇
  2003年   854篇
  2002年   891篇
  2001年   714篇
  2000年   458篇
  1999年   249篇
  1998年   152篇
  1997年   138篇
  1996年   71篇
  1995年   39篇
  1994年   31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21.
谭江华 《兰州学刊》2015,(1):147-150
作为我国对外出口贸易发展最直接的载体,中国外贸企业,特别是中国本土生产型外贸企业的发展历程是"中国制造"的成长过程写照,而其发展瓶颈亦是今日中国对外出口的困局的缩影。笃信"出口创汇"是财富增加源头,"经济人"假定下忽略社会成本,中国外贸企业在历经数十年的发展后依然游走于全球产业链低端,在传统主流经济学框架下解析困局,似乎是一个无解命题。实证经济学在抛开"经济人"假设无疑是无源之水。面对传统经济学对困局破解的无力性,文章基于人文经济学视角重新阐释了我国本土外贸企业发展困局,认为市场与人文不能割裂开来,要正确认识市场,破解必须在继续深入市场化改革的同时赋予市场更多的人文情怀,并提出具体破解困局措施。  相似文献   
22.
李海英 《生存》2020,(14):0109-0109
初中道德与法治在初中生学习中起着非常重要的思想引领作用,学生对于道德与法治课的学习和领会会对其未来发展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初中道德与法治的条条框框比较多,学生学习起来比较枯燥,单纯地记背这些枯燥的知识会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影响学习效果。基于此,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师应该从提高课堂效率入手,构建初中道德与法治高效课堂,从培养学生兴趣习惯入手,增强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激发学生思维,开阔学生视野,让学生在高效课堂的学习中扎实掌握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知识,提升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23.
中国引入市场经济30年来,对社会整体价值观产生了深刻影响,尤以社会道德冲击最为显著。针对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道德问题学术界从各个视角展开研究。本文旨在对该问题的理论研究作以梳理,把握研究现状,探寻研究薄弱环节,为进一步研究厘清思路提供线索。  相似文献   
24.
25.
王尔德在《道连·格雷的画像》中刻画了浪荡子的形象。以亨利勋爵和道连为代表的浪荡子不仅有着浪荡的一面,他们身上也表现出了一些颓废因素。浪荡子们生活在一个社会转型时期,这是他们颓废因素形成的背景。本文试图从浪荡子们在享乐、道德沦丧、自恋以及对女人的看法这些方面找出他们身上所具有的颓废因素。  相似文献   
26.
“为什么要做好人?”在道德哲学中可转化为“为什么要遵守道德规则?”本文将是否要遵守道德规则置于囚徒困境模型之下,籍此,可应用博弈论尤其是进化博弈论的成熟研究深化对道德规则的理解。在既有的囚徒困境研究中,应用计算机模拟的方法,科学家们发现了多种有效的、个人博弈策略。同时,由于集体竞争的存在,每个集体都有采用更成功策略的压力,这可以解释道德规则的来源。做好人、遵守道德规则是个人与集体共同追求其最大预期收益的结果。  相似文献   
27.
28.
29.
30.
全球化丰富了政治生态样式,增强了青年学生的历史分辨力和现实获得感,但也使主流政治文化受到冲击、政治认同面临弱化倾向。高校是培育青年学生政治认同的重要阵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引领社会思潮,以传播社会主义政治文化来影响和引导青年学生思想发展,从丰富政治认知、凝聚政治情感、坚定政治态度、强化政治参与等层面帮助青年学生识别错误的思潮和舆论并抵制其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