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663篇
  免费   298篇
  国内免费   87篇
管理学   1260篇
劳动科学   51篇
民族学   240篇
人才学   192篇
人口学   56篇
丛书文集   2563篇
理论方法论   389篇
综合类   6083篇
社会学   642篇
统计学   572篇
  2024年   51篇
  2023年   182篇
  2022年   110篇
  2021年   187篇
  2020年   218篇
  2019年   214篇
  2018年   113篇
  2017年   211篇
  2016年   269篇
  2015年   436篇
  2014年   764篇
  2013年   634篇
  2012年   779篇
  2011年   880篇
  2010年   819篇
  2009年   895篇
  2008年   894篇
  2007年   705篇
  2006年   595篇
  2005年   539篇
  2004年   473篇
  2003年   415篇
  2002年   437篇
  2001年   363篇
  2000年   293篇
  1999年   154篇
  1998年   71篇
  1997年   80篇
  1996年   76篇
  1995年   44篇
  1994年   43篇
  1993年   26篇
  1992年   21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3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人们除了运用语言交流思想和传递信息外,还常使用非言语性的手段,如表情、姿势、目光和手势等表达情感和思想,进行人际沟通.非言语行为具有自身的特点和社会功能.文化对非言语行为产生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42.
甘蓝 《现代交际》2004,(8):34-35
澳大利亚新闻集团总裁鲁帕特·默多克,是当今无可争议的世界传媒业的龙头老大。他的影响力遍及整个世界。他从澳大利亚的一份地方报纸起家,奇迹般地建立起了一个空前的国际传媒帝国。在美国,他拥有众多的报纸、杂志和广播电台。美国最大的出版公司、发行量最大的杂志和家喻户晓的20世纪福克  相似文献   
43.
反思《世说新语》的研究史,小说艺术、玄学思维等都不是有效的概念。从分类数量、类目名称及相关排序来看,《世说新语》存在一个以行品和性品为核心概念的文化叙事结构,后者应由乡土中国及其道德观念来解释。  相似文献   
44.
在现行成本报表中,存在着信息不完整、披露不及时等问题,本文就适应于财务分析、非货币信息的提供、实时报告的需要重新构建了成本报表。  相似文献   
45.
政府与企业是现代社会最重要的组织,两者在性质上完全不同。企业大都以赢利为目的,企业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行为只要不违背法律法规就无可厚非;政府则是行使公共权力的机构,政府应该是非赢利性的,否则政府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就有可能将自身的利益置于全社会的利益之上。在中国,过去政府与企业这两种组织的职能常常被混同,人们用“政企不分”来形容这种现象。  相似文献   
46.
特里·伊格尔顿,英国文学理论家、文化批评家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家,早年毕业于剑桥大学。20世纪60年代后期开始批评生涯,著述颇丰。  相似文献   
47.
农户家庭的教育投资,是指农村子女在经济尚未独立期间所受到的各级各类教育中,由家庭支出的费用.根据教育成本分担理论,即谁受益谁负担的原则,教育不再是福利事业,而是由于农民"望子成龙"的愿望,对子女未来的投资.教育投资已成为农户家庭首选的投资方向.  相似文献   
48.
对于全球经济肌体而言,2008年也许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十字关口——在风险中历练得更加坚强或者失去自救的力量而只能匍匐挣扎。  相似文献   
49.
在主要探讨"甲午"至"甲辰"十年史背景中"东方杂志社"成员聚合过程中,提出创刊之际的日俄战争,对<东方杂志>具有的包括时代背景、热点话题乃至言说方式等多重意义.通过对<东方杂志>编辑群体的考辨,还原出<东方杂志>"本社同人"的基本情况.当传统仕途被堵塞后,"东方杂志社"成为了一个近代都市中"文化隐者"的生存空间,凭藉近代出版的新型媒介,传统文人在实现身份转换的同时,也寻觅到了一条发抒经世理想的别样途径.  相似文献   
50.
年鉴是工具书的重要类型之一。1924年,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阮湘等编的《第一回中国年鉴》。这是学界所知的中国人自编的第一部中文版《中国年鉴》。1921年英国在华出版的第一部英文《中国年鉴》和1935年中国人自编和出版的第一部英文《中国年鉴》,在中国年鉴史上具有开创性的意义。研究20世纪中国年鉴的发展史,我们无法回避它们。本文试图揭开民国时期英文中国年鉴的一角,让更多的人了解它们,以凸现其珍贵的史料价值和重要的学术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