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2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5篇
管理学   44篇
劳动科学   3篇
民族学   2篇
人才学   2篇
人口学   3篇
丛书文集   123篇
理论方法论   13篇
综合类   177篇
社会学   9篇
统计学   3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49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34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71.
该文分析了人力资源供求非均衡特征及其对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制约作用,认为目前我国人力资源在供求关系上是非均衡的,表现为人力资源数量上的供过于求和质量上的供不应求。其结果是,一方面导致人们短视行为的发生,另一方面导致人力资源对技术的接受和应用能力低,从而阻碍了我国经济增长集约化的进程。要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必须首先实现人力资源从非均衡到均衡的转变,其基本途径有三条:一是控制和降低人力资源的数量;二是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三是提高人力资源的质量。  相似文献   
72.
本文系统概述了资本市场非均衡发展的四种典型特征,即政府介入的非均衡、股市功能发挥的非均衡、制度创新的收益与成本非均衡和市场参与者的收益与成本非均衡。从新制度经济学的国家理论视角分析国家赶超发展意志及其相应的战略、定位,是造成我国资本市场非均衡发展的根本原因,在赶超意志指导下,政府和民间目标冲突且存在协调困境,这是非均衡问题悬而未决的重要原因。提出相应的治理思路.以期能为资本市场的良性发展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73.
城乡金融资源非均衡对我国城乡收入差距影响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按照现代金融发展理论,金融资源对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和居民收入增长十分重要。文章在对我国城乡金融资源非均衡配置影响城乡收入差距的描述性分析基础上,运用城乡金融资源非均衡等指标,实证分析了城乡金融资源非均衡配置对我国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结果显示,我国农村金融资源严重匮乏,农村金融资源未能有效促进农民收入增长,城乡金融资源非均衡配置导致我国城乡收入差距不断扩大。  相似文献   
74.
知识产权作为区域创新体系的重要战略性资源和核心要素,为区域创新体系的建设提供了重要的支撑和保障。在区域发展不均衡的状态下,知识产权与区域创新体系的协调和衔接机制与方式复杂多样。在日趋一体化的创新网络中,为营造良好的经济社会环境、培育区域知识产权优势、增强区域竞争力、促进区域创新体系完善,应探索和制定具有区域差异性的知识产权制度。  相似文献   
75.
通过使用三状态三阶滞后的Markov机制转换自回归模型,笔者分析了1991年第1季度到2010年第1季度我国季度GDP增长的非线性特征,以及不同状态之间的转换机制问题。研究发现:1991年第1季度到2010年第1季度的中国季度GDP增长可以分为低增长状态、高增长状态和均衡增长状态三种情况;处于低增长状态和均衡增长状态的季度GDP增长率具有振荡收敛于其平均增长率的趋势,而处于高增长状态的季度GDP增长率具有振荡远离其平均增长率的趋势;低增长状态的平均持续期大约为46个季度,高增长状态的平均持续期为1个季度,均衡增长状态的平均持续期大约为3个季度。  相似文献   
76.
沿海开发上升为国家战略,为江苏3大区域带来了协调发展的重大机遇。"良性非均衡"是江苏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新思路,核心是选择适合本地发展的战略导向,以"非均衡"凸显各地特色,同时有效控制并逐渐缩小不同区域的经济发展差距,达到"良性"的目标。把握沿海开发契机,推进江苏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导向和实施重点是以"跨江开发"战略加快苏南要素北移,以"江海联动"战略支撑苏中双轴开发,以"两海战略"推动苏北近水发展,以"强县经济"战略确保沿海整体推进。  相似文献   
77.
复杂适应系统中利益群体的非均衡博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论述利益群体博弈及其非均衡性的基础上,提出了利益群体非均衡博弈是组织系统的动力之源,分析了利益群体博弈的三种结果:实际值与期望值吻合的均衡博弈;期望值高于实际值的非均衡博弈;实际值高于期望值的非均衡博弈。构建了复杂适应系统中两个利益群体之前的演化博弈模型,进而分析了在复杂适应系统中利益群体的非均衡博弈中,基于初始状态、利益期望值和利益实际值三种因素,利益群体会根据价值创造过程中超额收益与协同成本的关系来选择采取协同方式还是独立运作方式的策略。  相似文献   
78.
运用增长不平等指数和空间相关指数,对外商在华投资地区非均衡增长进行测度,测度的结果表明:在1995年到2009年间,不仅外商在华直接投资地区非均衡增长的事实非常显著,而且外商在华直接投资地区非均衡增长的状态在时间上具有稳定性。究其原因,中国对外开放政策实践的地域性和时序性是影响外商在华直接投资地区非均衡增长的首要因素。同时,中国基础设施、人力资源、劳动力流动的地区非均衡分布和地理区位差异,对外商在华直接投资地区非均衡增长也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79.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区域非均衡协调发展路径的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和国家致力于探索出一条以科学发展观为核心的非均衡协调发展的新路径,实现了公平和效率的高度统一,使"看得见的手"和"看不见的手"得到了完美结合,构建起以企业为主的区域经济主体,带动区域经济效率的整体提升,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成为十一届三中全会彪炳史册的又一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80.
非均衡发展的战略构想,先沿海后内地的战略部署,正确处理东西部经济发展的辨证关系,是邓小平区域经济理论的主要内涵。中共第三代领导集体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尤其是西部大开发战略,丰富发展了邓小平的区域经济理论,对 21世纪中国的发展将产生力扛九鼎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