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66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2篇
管理学   66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61篇
人才学   62篇
丛书文集   126篇
理论方法论   19篇
综合类   498篇
社会学   14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37篇
  2014年   54篇
  2013年   62篇
  2012年   61篇
  2011年   68篇
  2010年   83篇
  2009年   85篇
  2008年   92篇
  2007年   51篇
  2006年   54篇
  2005年   47篇
  2004年   43篇
  2003年   30篇
  2002年   32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18 毫秒
91.
根据素质教育的要求,音乐课教学的新理念是"以学生为主体、以审美为核心"。为了达到"审美"这一核心目标,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音乐,感受  相似文献   
92.
长期以来 ,在高等音乐教育中过分注重专业技能的培养 ,忽视文化素质的教育 ,以至于音乐院校培养出来的学生大多处于匠人的层次。音乐并非纯技艺性的事物 ,它是一种精神文化 ,没有较高的文化素质 ,就不能对音乐作品予以正确理解和深入解读 ,要培养出适应时代需要的新型音乐艺术人才 ,就必须在高等音乐教育中加强对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 ,使专业的发展建立在全面素质提高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93.
音乐教育是以审美为核心,作用于人的情感世界的实践活动。在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音乐课的基本价值在于通过以聆听音乐、表现音乐和音乐创造活动为主的审美活动,使学生充分体验蕴涵于音乐音响形式中的美和丰富的情感,为音乐所表达的真善美境界所吸引、所陶醉,与之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人们对音乐的感知、理解与欣赏是通过一系列心理活动来完成的,而音乐的社会功能也主要是以潜移默化的方式通过欣赏者的心理活动得以发挥。  相似文献   
94.
1  美育是党的教育方针的重要组成部分。音乐教育有其特殊的教育模式和多维的教育内容,应成为学校教育的基本构成要素。由于应试教育的局限性及其他原因,在过去相当长的时间里,各级学校对音乐教育缺少应有的重视,这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导致了个体素质的某些缺陷和片面性。仅以占同龄人口极少数的大学生群体为例,某大学曾对部分新生进行基本音乐素养方面的抽查,结果发现能识简谱者仅占新生总数的8%至10%,识五线谱者就更少。中国留学生常为自己不明白乐理、看不懂五线谱、合唱总跑调、不会演奏最基本的乐器而深感不安〔1…  相似文献   
95.
<正>李以明,男,华北水利水电学院教授,河南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河南省音乐教育学会副会长,河南省普通高等学校艺术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音乐教育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中  相似文献   
96.
97.
我国高校音乐教育发展之路是漫长的,与西方高校音乐教育相比,由于国家文化背景的不同在教学理念、课程设置、成绩考核测评及学制划分等方面均有所不同。本文通过中西方高校音乐教育之比较探讨了我国高校音乐教育发展模式的现状、存在的弊端及与西方国家的差距,有利于我国高校音乐教育在今后的发展建设中汲取西方国家的成功经验,并制定出一套适应我国国情及教育发展需求的有中国特色的音乐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98.
培养学生的音乐创新能力,首先要培养学生的音乐思维能力,而音乐思维能力的基础又是学生音乐理论水平及音乐鉴赏水平的发挥。  相似文献   
99.
通过对中俄音乐教育特点的比较,得出教学中应因材施教培养学生的创新性能力;应明确音乐教育的最终目的,加强音乐教育实践环节,使之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因人利导"教会学生采用自己所学到的基本知识,主动、自觉的提高自己专业修养能力;最终培养出更多具有宽泛坚实的基础知识、独立思考、有创造能力的全面音乐人才。  相似文献   
100.
音乐教育在我国的发展源远流长,且其的提升与完善也备受国家所关注,在当代中环境下如何更好的进行音乐教育,从而真正实现素质教育,就成为了一项热点问题。本次研究笔者分析了当代中国环境下的音乐教育所凸显之问题,并在这个前提下进行了深入的应对政策研究,希望能为我国的音乐教育发展提供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