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564篇
  免费   273篇
  国内免费   59篇
管理学   335篇
劳动科学   27篇
民族学   542篇
人才学   317篇
人口学   5篇
丛书文集   2927篇
理论方法论   470篇
综合类   7081篇
社会学   1172篇
统计学   20篇
  2024年   58篇
  2023年   265篇
  2022年   112篇
  2021年   217篇
  2020年   246篇
  2019年   199篇
  2018年   94篇
  2017年   263篇
  2016年   309篇
  2015年   446篇
  2014年   786篇
  2013年   742篇
  2012年   837篇
  2011年   885篇
  2010年   881篇
  2009年   834篇
  2008年   1018篇
  2007年   766篇
  2006年   651篇
  2005年   613篇
  2004年   567篇
  2003年   441篇
  2002年   481篇
  2001年   378篇
  2000年   270篇
  1999年   163篇
  1998年   105篇
  1997年   83篇
  1996年   56篇
  1995年   39篇
  1994年   24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21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4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41.
论天趣物趣     
天趣的产生是观天、履地、察万物的结果。在识物、驭物、玩物、赏物、尝物的过程中 ,感受物趣  相似文献   
42.
文章从戏剧的起始源头、发展脉络对中国京剧与欧洲歌剧作了比较。接着 ,又从分析中国与西方的政治体制、民族性、哲学思想与科技发展水平的差异入手 ,对中国京剧的写意风格和以演员表演为中心、欧洲歌剧的写实风格和以音乐为中心的美学特点作了阐述和比较。  相似文献   
43.
唱名法在视唱教学中很常见。就读谱原则来说主要是分首调和固定唱名法两种。首调唱名法与调式音阶关系一致,使用时调式感强,但用于段落内转调性模糊的乐曲有一定困难:固定唱名法与音名关系固定,能适应复杂的变化音和转调,但在首调观念强的条件下往往不易牢固掌握。本文重点探讨了这两种唱名法在视唱中的运用问题。  相似文献   
44.
面对文坛艺苑中活泼泼的审美现实 ,尝试对文趣、艺趣、诗趣作美学阐释 ,只能是我们的学理选择。  相似文献   
45.
音乐的意味可称诗意 ,或是诗意的延伸 ,概括性抒情是二者之间的共同特性 ,正是音乐与诗词之间存在着的这种天然联系 ,使得我们有可能穿过某一种艺术形式而走进另一种艺术天地。  相似文献   
46.
通俗歌曲教学要对表演者进行音乐素养方面的全面培养.一方面是从设备、情感、技巧等等方面把握通俗歌曲演唱的要点,另一方面则是对表演者进行音乐感觉、视唱能力、表演状态、形体语言、呼吸技巧、设备使用、器乐及音乐理论等全方位的训练.  相似文献   
47.
之一:领略一下传说中的百老汇舞台对许多人而言,百老汇的舞台一直是停留在电视中、停留在书本介绍中的。这次可以最近距离目睹家门口的百老汇舞台,何乐不为?《音乐之声》为我们展示了一个未曾领略过的百老汇的舞台,简洁的舞美不华丽,不抢戏,但可以如期让全剧快乐的情绪感染自己,这个期盼值还不够高?  相似文献   
48.
本文主要阐述了歌剧在发展过程中创作歌剧的元素———动作与音乐连续产生了冲突与不平衡,而重唱作为新的创作元素对歌剧中动作与音乐连续体起了非常好的衔接,对歌剧的戏剧发展起了极大的作用;并通过《费加罗婚礼》的分析,以此来证明重唱的价值。  相似文献   
49.
笛卡尔以来,主体问题始终是现代哲学最为核心的问题。但是,从哲学的语言论转向开始,主体已经声名狼藉,主体哲学的范式被视为陈腐过时了,传统的主体之争已经没有意义,无论语言是第一位,或者自我意识的个体优先,这两个范式中的任何一个都凸现和遮蔽着什么,将这两者联系起来或者寻找一种介于这两种范式之间的思路倒是可能的,如米歇尔福柯之路。  相似文献   
50.
"意象"这一古老的美学范畴,在当今的文学批评领域一直是一个重要的课题.在对意象概念进行理论辨析的基础上,从魔幻小说中意象的审美创造和美学特征两个视角,探讨了魔幻意象的象征性和诗性特点,并尝试从视觉、想象、赋情、传达四个方面,描述魔幻意象的"美学空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