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3篇
  免费   5篇
管理学   70篇
劳动科学   2篇
民族学   8篇
人才学   4篇
人口学   10篇
丛书文集   36篇
理论方法论   49篇
综合类   147篇
社会学   69篇
统计学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35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49篇
  2011年   50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4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391.
大力发展首都社区商业的动因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京市的消费市场一直保持稳定增长态势,北京市规划到"十二五"末期要达到世界城市的消费规模。随着旧城区人口的外迁疏解、规划新城的建设、郊区城镇化等所带来的大量新社区的建设以及旧社区的改造,加上城区交通拥堵问题的日益严重和全球高油价时代的来临等所引发的居民对购物便利性的关注,使得首都未来的社区商业市场潜力很大。不论是首都的商业企业还是政府相关部门,都应从战略的高度来对待大力发展首都社区商业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392.
正出版社:当代中国出版社出版时间:2013年8月以中共十八大为标志的新一届政府提出新型城镇化作为未来10年乃至更长时间中国发展的主战略,使京津冀一体化实施变为可能,这对北京而言则是一次重大利好。北京必须抓好并且用好这次机遇,一是尽快把首都经济圈战略提上重要决策议事日程,并作为未来10年首都发展的主题和主线;二是尽快把首都经济圈战略上升为国家战略,把首都经济圈战略与京津冀一体化战略统一起来;三是尽快把首都经济圈战略与国家新型城镇化战略对接、对表,寻找其最大公约数和最大契合点,探索有利于首都  相似文献   
393.
2011年10月27日,国务院终于批复了《河北沿海地区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这不仅标志着河北沿海地区发展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而且也表明我国沿海地区的整体布局得到了完善。河北沿海地区发展上  相似文献   
394.
会展业作为"城市经济的助推器",在扩大经济规模、带动相关投资、平衡产业结构等各个方面能产生广泛的经济效应。同时,会展经济在推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就业、提高城市影响力等非经济效益方面也做出了很大的贡献。本文通过对首都会展业与区域经济的相关分析,发现首都会展业对区域经济有明显的推动作用,对北京地区生产总值、旅游业、零售业和就业有明显的驱动效应。同时,区域经济发展也为会展业的兴起提供了物质基础,影响着会展业的规模和发展速度。  相似文献   
395.
2006年6月29日,"庆祝《北京社会科学》创刊20周年暨社科学术期刊发展研讨会"在北京市政协会议中心召开。新闻出版部门的领导和中国期刊学会及首都社科期刊界的众多专家学者出席会议并作了精彩的发言。这里既有本刊20年的发展经验总结,也有专家和同行的品说建言;同时诸多期刊界专家也发表了对中国社科学术期刊未来发展的真知灼见。在此,我们选登了研讨会上的部分发言,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396.
2006年6月29日,"庆祝《北京社会科学》创刊20周年暨社科学术期刊发展研讨会"在北京市政协会议中心召开。新闻出版部门的领导和中国期刊学会及首都社科期刊界的众多专家学者出席会议并作了精彩的发言。这里既有本刊20年的发展经验总结,也有专家和同行的品说建言;同时诸多期刊界专家也发表了对中国社科学术期刊未来发展的真知灼见。在此,我们选登了研讨会上的部分发言,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397.
南京在中华民国史上具有特殊的、重要的地位,然民国时期政局纷乱,南京的地位频繁升沉,而其作为国都的合理性与合法性亦饱受质疑。一系列质疑之集中表现者,即为数次规模较大、影响深远的首都论战。在此过程中,“为南京作强有力辩护”的史地学派积极推动西方地理学的传播,发挥史地之学致用功能,开展长达30年的对南京的持续关注与深入研究。对国都问题的关注,既体现了该学派在政治与学术之间寻求平衡与发展的努力,亦反映出民国时期西方地理学的传入和在地化应用。史地学派对南京的持续关注和深入研究,集中表现为张其昀、沙学浚等人全面、深度参与近代国都论战,“为南京做强有力的辩护”。此论战第一阶段为1928年前后张其昀与北派地理学者白眉初等论证南京作为都城的合理性与合法性;第二阶段是抗战胜利前后,沙学浚、李旭旦等多次回应首都论战,对南京位置价值、空间价值和都城价值进行新的阐释与评判。史地学派从初涉南京史地问题到全程参与国都论战的过程与其知识凭借,既是学派成员在学术与政治之间选择的缩影,亦是西方地理学传入和运用的体现。  相似文献   
398.
作为全球城市网络中的枢纽性城市,北京“四个中心”建设迎来新机遇和新挑战:大国首都政务服务保障要求有所提高,首都安全的重要性进一步凸显;新技术的广泛运用为文化传承和创新带来新手段,但北京缺乏具有全球竞争力的知名文化品牌;大国首都外交外事活动日益活跃,重量级国际组织及其总部数量少仍是国际交往中心建设的短板;科技革命与首都高质量发展同频共振,但科技创新活动的国际性和开放性仍然不足。为此,在全球化语境下,北京“四个中心”建设当以首善标准提供大国首都政务保障,围绕品牌建设促进文化发展提质升级,发挥“双奥之城”优势服务大国外交,瞄准国际前沿强化战略科技力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