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70篇
  免费   275篇
  国内免费   49篇
管理学   162篇
劳动科学   15篇
民族学   26篇
人才学   32篇
丛书文集   3391篇
理论方法论   540篇
综合类   3315篇
社会学   200篇
统计学   13篇
  2024年   61篇
  2023年   254篇
  2022年   139篇
  2021年   232篇
  2020年   271篇
  2019年   269篇
  2018年   106篇
  2017年   154篇
  2016年   167篇
  2015年   250篇
  2014年   423篇
  2013年   378篇
  2012年   544篇
  2011年   531篇
  2010年   469篇
  2009年   460篇
  2008年   526篇
  2007年   476篇
  2006年   381篇
  2005年   317篇
  2004年   297篇
  2003年   279篇
  2002年   225篇
  2001年   189篇
  2000年   118篇
  1999年   64篇
  1998年   38篇
  1997年   25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41.
孙伯鍨先生作为我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科的开拓者之一,其学术贡献是多方面的,而在我 看来,细究起来当首推其将唯物辩证法较为彻底地和成功地贯彻于马哲史研究,从而形成了富有 特色的学术形象。孙先生自己就特别强调:“无论从哪个角度讲,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都应该  相似文献   
42.
马克思价值形态理论是其劳动价值论区别于古典学派劳动价值论的根本特征之一,也是其货币理论的基础。科学地分析和论证马克思的价值形态理论和货币基础理论的形成,有助于人们深刻认识和理解其经济学理论。  相似文献   
43.
44.
黑格尔思辨辩证法在于 :作为主体的人是思维着的精神 ,方法即为“从概念自身发展出的必然过程” ,意识的诸形态既实现自身也自我消解 ,以及辩证法是基于本体论概念基础上的内在的超越。马克思辩证法作为非本体论的辩证的叙述方法植根于社会历史范域 ,凸显“死和爱是否定辩证法的神话”及特殊规定性的全部关系 ,而且 ,与黑格尔的理解了的世界才是现实世界不同 ,马克思强调对象化的东西即为现实世界  相似文献   
45.
一、知识产权制度的重要意义 马克思说过:"随着大工业的发展,现实财富的创造较少地取决于劳动时间和已经耗费的劳动量,较多地取决于在劳动时间内所运用的动因的力量……或者说取决于科学在生产上的应用."马克思早在100多年前就已看到了科学技术对经济增长的巨大推进作用.根据统计和测算,当今世界上经济发达国家在20世纪初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5%-20%;20世纪中叶上升到50%左右;20世纪80年代上升到60%-80%.  相似文献   
46.
学史上,只有马克思真正实现了对人的完整的理解,从而使人真正成为哲学的出发点和归宿,使价值问题真正具有了哲学的品格,也使哲学具有了真正的价值内涵。马克思哲学的基本价值内涵是:以实践为基石,从现实的、完整的人出发,通过批判异化的人与人的异化,以消除人的异化了的生存状态,最终实现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相似文献   
47.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教育的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教育面临着诸多的挑战和困惑,由此影响到教学效果,而人本思想在该课程教育中的贯穿将有助于改变这种状况。  相似文献   
48.
关立新 《学习与探索》2005,1(6):216-218
经济全球化是市场经济不断扩张的必然,也是民族、地域的历史不断走向世界历史的过程。用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观点分析经济全球化,从而得出:经济全球化不等于“全球经济资本主义化”,经济全球化不是“西方化”、“美国化”,社会主义国家融入经济全球化不是回归资本主义,社会主义是经济全球化的最终归宿。  相似文献   
49.
马克思的人格思想是从现实出发,以历史唯物论为基石,以全面人性论为理论前提,以人格的全面发展为终极关怀。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过程中,梳理和把握马克思有关人格的思想对于塑造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人格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0.
马克思与后现代主义都对传统主体概念进行了颠覆。在马克思那里 ,主体不再指自我意识或自我 ,而是渗透了历史性原则 ,是创造和规定人及产物的历史过程 ;其客观上表现为一定的社会关系和社会形态 ,主观上表现为人的社会历史存在。而后现代主义则反对主客二分 ,反对人类中心主义 ,反对寻求同一性 ,反对普遍主义 ,把以认识主体为核心的反映论作为批判的目标。这是两种不同的颠覆方式 ,但都宣判了传统主体概念的死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