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32篇
  免费   34篇
管理学   233篇
劳动科学   9篇
民族学   3篇
人才学   48篇
人口学   10篇
丛书文集   75篇
理论方法论   59篇
综合类   461篇
社会学   183篇
统计学   85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40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42篇
  2020年   36篇
  2019年   32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30篇
  2015年   36篇
  2014年   92篇
  2013年   71篇
  2012年   81篇
  2011年   81篇
  2010年   92篇
  2009年   86篇
  2008年   89篇
  2007年   48篇
  2006年   51篇
  2005年   59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991.
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和机器人技术的发展,人们逐步认识到,在信息技术教育中渗透机器人知识与机器人应用前景方面的教育势在必行,机器人将成为青少年能力与素质培养的智能化平台。  相似文献   
992.
经济     
《领导文萃》2013,(12):132-133
中国在金砖四国中一枝独秀标准普尔的经济学家认为,高盛经济学家吉姆·奥尼尔2001年提出的金砖四国概念曾风靡一时,如今却令人难于认同。当时,四国经济高速增长,未来发展被寄予厚望。然而,时移世易,在分析师们眼中,如今惟中国一枝独秀,俄罗斯、印度和巴  相似文献   
993.
近年,在经济高速发展的社,会背景下,杭州的社工群体发展迅速,也越来越趋向于职业化和专业化。但曾经的一个为民服务的岗位,也在这几年里,快速地转变成一块职业跳板,这让很多人都有点始料未及。  相似文献   
994.
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面临的挑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保持了为期30年的高速增长,年均增长约10%,在继日本、新加坡、韩国分别高速增长19年、20年和30年之后,再次创造了世界发展史上的奇迹,2008年经济总量居世界第三,人均GDP超过3000美元,属中下等收入国家行列。面对全球性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我国沉着积极应对,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已率先走出低谷,国际地位和影响力明显提升。  相似文献   
995.
2010年6月29日,第二届"中国公益大讲堂"在广东汕头大学举办,窦玉沛副部长出席并发表了主题演讲。他从公益和慈善事业决策者的高度,透析当代经济高速发展下的社会、环境与贫富冲突,进而阐述现代慈善事业在缓解和调节两者矛盾之间所发挥的作用,以及中国慈善事业所面临的挑战和未来。  相似文献   
996.
岩溶地区桥梁桩基施工一直以来是公路工程建设中的难点,本文以广乐高速公路乐昌段乐昌互通立交连接线武江大桥8#-1溶洞桩基施工为例,重点对溶洞桩基注浆施工工艺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997.
疾病摧垮了他健康的身体,使他无法像常人一样站立起来,但他以超人的毅力,创造了学术成就的辉煌,也演绎着波澜壮阔的人生。他就是中科院院士、中南大学教授金展鹏,被誉为"中国的霍金"。  相似文献   
998.
中国规划的高速铁路网,覆盖了93%的省会城市、80%的50万以上城市人口的大城市、70%的地级及以上城市  相似文献   
999.
21世纪是人才的时代。是否具有一个高素质的团队已成为当今企业高速发展的重要战略资源。也就是说,只有加快人才队伍建设的步伐,不断提高企业员工的整体素质,拥有了有数量适当、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员工队伍的企业,才称得上是卓越的企业。  相似文献   
1000.
人类认知研究不仅表现在自然科学领域,还应表现在审美等人文领域。近十几年来,国内外的"认知科学与美学"研究都取得相当深刻的积极成果。特别是在中国,已经形成了相对完整的认知科学美学理论,对世界范围内的美学难题作出了科学化的新阐释,并提出了一些新的问题和假说。不过,认知科学还从来没有从美学的角度进行过专项研究及实验。如果相关实证研究得以进行,将最终地、彻底地揭示审美活动的本性,为审美实践提供具有可操作性的理论基础,还可以为审美机器人的开发提供可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