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9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6篇
管理学   10篇
民族学   7篇
人才学   3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260篇
理论方法论   33篇
综合类   493篇
社会学   27篇
统计学   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43篇
  2013年   46篇
  2012年   48篇
  2011年   44篇
  2010年   51篇
  2009年   59篇
  2008年   76篇
  2007年   61篇
  2006年   41篇
  2005年   41篇
  2004年   39篇
  2003年   45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36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5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53 毫秒
81.
魏晋时期,由于中央政权和封建传统相对削弱,孔教以外的思想被源源引入,形成了儒、玄、佛、道并立的文化格局.玄学的出现修补了前人理论上的漏洞,建立了唯心主义的本体论,同时也刺激了唯物主义的发展.由于哲学的介入,一时清谈成风,与此相联系的便是名士们避世态度的出现.避世、善清谈便是名士"魏晋风度"的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82.
在中国古典诗学中,“清”是很高的美学境界。而魏晋诗歌又深受魏晋玄风熏染 ,在人与自然逐渐走向亲和的同时,在“清”美诗风的追求上也显示出独特的面貌。通 过考察魏晋几个重要阶段具有代表性的诗歌创作,旨在剖析这一时期诗歌尚清的特征。  相似文献   
83.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小学教育深受学术文化的影响,它的曲折历程及其成就突破了前代的固有模式,形成了官私学并重的格局,其中以私学教育最具特色.魏晋南北朝时期小学教材的编写促进教学活动的进行,并对后世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84.
李凯 《齐鲁学刊》2006,(6):32-36
语言与意义生成之间的关系是东西方哲学界共同关心的话题。在中国,魏晋时期的言意之辨堪称对这一问题的集中讨论;在西方,海德格尔、加达默尔的语言本体论对此问题作出高度思辨性的解说。双方看法相去甚远,但均以各自文化背景为依托,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因此,简单套用任何一方的模式评判另一方,均是对对方的蔑视与歪曲;只有在相互承认对方理论价值的基础上,双方才能够进行平等对话。  相似文献   
85.
从魏晋文人三次著名的集会活动,我们可以看到曹操父子与建安诸子宴饮游园赋诗活动的影响;还可以看到,这类聚会由最高统治者出面组织逐步发展到成为由具有共同文学爱好的人士自由组成,文人的独立自由意识在增强。不仅如此,魏晋文人的集会活动还体现了某种哲学意蕴和民俗文化特点。  相似文献   
86.
日本古老诗歌总集《万叶集》里的署名作者 ,据统计共有 4 78人 ,其中女歌人 12 4人 ,约占署名作者总数的 2 5 .9%。在这四分之一强的女歌人里最惹人注目的有三人 ,一是额田王 ,二是大伴坂上郎女 ,三是狭野茅上娘子。她们不仅成就较高 ,而且各具特色 ,在日本和歌发展史上都占有一席之地。而其中的大伴坂上郎女尤为突出。她在三人中歌作最多 ,体式齐备 ,而且接受了我国魏晋文艺思潮的影响 ,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 ,成为《万叶集》里影响相当广泛的、不容忽视的重要人物。一  大伴坂上郎女 (6 96 ?—— 781年 )出身于名门豪族大伴氏之家。其父…  相似文献   
87.
严耀中 《学习与探索》2006,2(5):150-153
在中国学术史的叙述上,一般都以玄学为魏晋时期的社会主导学说和主流意识。但实际情况并不如此,当时经学仍系魏晋之间的社会主导学说,而非所谓的玄学。尽管玄学的“贵无”、“崇有”等主要学说产生于魏晋时期,但“玄学”的名称却要到南朝刘宋文帝元嘉十六年(439年)在鸡笼山设立四学时才出现的。因此,对魏晋时期的时人来说,当时既没有称之为“玄学”的学问,也没有被指称为“玄学家”的人士,所谓的玄学或玄学家至少是南北朝以后的概念。事实上,魏晋两朝继承和延续着汉代的遗风,无论朝野都有浓厚的经学氛围,故而魏晋时期经学仍然十分发达,特别是其中的易学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虽然玄学流行于南北朝以后,但其主要学说产生后也对魏晋经学起着强烈的刺激作用,使魏晋经学从所谓的僵化状态中摆脱出来,吸收了新的成分之后,仍然成为中国社会主导学说和主流意识。  相似文献   
88.
陶渊明思想丰富而复杂,儒学理想主义占主导,在人生选择、生活态度及社会政治思想中均有墨家思想的倾向。其墨家思想的渊源,一是先秦之后墨家思想在社会的流传;二是其家族之宗教与学术传统中的墨家成份的影响,尤其是曾祖陶侃的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89.
魏晋时期出现于文论中的“味”虽还不是正式的美学概念,但已与一定的美学思想相联。它产生于对赋颂作品的讽读过程中,这一过程实质上是一种游戏。游戏之“味”不仅体现了文人对言语的高度迷恋,而且体现了文人的政治意识与价值意识。游戏之“味”为刘勰、钟嵘的“味”论的建构作了理论准备。  相似文献   
90.
骆玉明 《社区》2010,(32):9-9
胡适早年发表过一通宏论,说一个国家怕老婆的故事多则容易走向自由民主,反之则否。例如,“德国文学极少怕老婆的故事,故不易民主”,而中国怕老婆的故事特多,所以将来会有实现自由民主的希望。读胡颂平著《胡适之先生晚年谈话录》,会发现胡适一直坚持这一见解。他还说想要编一部世界各国怕老婆故事大全.可惜没有弄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