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1篇
  免费   2篇
管理学   10篇
人才学   1篇
丛书文集   7篇
理论方法论   8篇
综合类   60篇
社会学   36篇
统计学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社区》2011,(26):15-15
谈到齐白石.对这位“中国人民杰出的艺术家”、“世界文化名人”,不少中青年也许感到不熟悉,这里只从外国画家对他的评价说起,谈谈白石老人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黄政方 《社区》2011,(11):46-46
一代国画大师齐白石是个“吝啬”的老头儿。儿媳每天做饭,都得请腰别一串钥匙的他开柜下米,若遇有事外出,他也会按人头把米、油、菜留出来.回家后再逐一清点家中财物。  相似文献   
13.
齐白石和姚华都是中国近现代杰出的文化名人,他们生前交往密切而关系微妙,其间有合作也有矛盾,这在当时文艺界是很平常的事.但一些学者出于“为尊者讳”的考量,往往否认和掩饰他们的矛盾,这种做法有悖于学术研究的准则.文章对齐白石和姚华的复杂关系作详细考证和客观评述,旨在还原被岁月淹没的历史真相,以促进学术发展.  相似文献   
14.
庄伟涛 《南方论刊》2006,(10):91-92
本文通过对齐白石“衰年变法”前后作品题材、绘画风格的比较,剖析了其“衰年变法”的社会、心理原因,论证了齐白石“衰年变法”是对传统中国画的解构与重建,是对自我形象、内在思想感情和隐含旧制度的解构与重建。这种艺术变革是社会变革的征候和预兆,与西方现代主义艺术有着不谋而合和本质的区别。  相似文献   
15.
笑汀 《老年人》2010,(2):48-48
1 湘潭出人才,文学艺术和文化学术领域的人才尤盛,清末民初时期的人才更盛。而这一时期的湘潭人才群之成长,都或多或少跟一代宗师王闽运有些关联,如弟子齐白石、杨度等人。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对李可染其修养、机遇和其他原因分析综合,来论证李先生其人必然能够取得辉煌成就。  相似文献   
17.
诚实     
齐白石70多岁的时候说,他才知道,他不会画画。巴金说,他不会写作。牛顿说,在宇宙的秘密面前,他只是在海边拣拾贝壳的儿童。爱因斯坦被推举任以色列首届总统时,婉言谢辞,说他只适合从事与物理学相关的一些工作。试想想那个广为流传的问题:身在人世,到底该怎样做人?许多优秀人士的嘉言与懿行,给了我们最好的答案——诚实做人。  相似文献   
18.
王默     
《公关世界》2009,(9):72-73
王默,女,1940年生,河北新集人,毕业于北京齐白石艺术学院,齐白石艺术研究会会员、河北美术家协会会员、河北国家研究会会员、河北民间美术研究会会员。其作品已收入《20世纪中华画苑掇英大画册》、《新世纪中国诗书画印大观》、《中国当代美术家作品润格》、《世界书画篆刻家通联大全》、《国际现代美术家精品荟萃》、《当代翰墨大观》;其传略已收入《中国当代美术家名人大辞典》、  相似文献   
19.
齐白石文化资源整合开发构想可概括为“两大举措一条链”:举措之一是创设齐白石艺术奖;举措之二是举办国际齐白石文化艺术节;一条链则是由齐白石艺术奖和齐白石艺术节的成功经营而形成的一条以齐白石文化资源为中心的文化产业链。对于以湘潭为组成部分的长株潭生态圈的现代化建设而言,这一构想不仅具有良好的现实可行性,更是时代赐予我们的历史机遇。  相似文献   
20.
仿佛 《当代老年》2006,(3):19-19
中国绘画界有南北二石,北石为齐白石,南石即指傅抱石。傅抱石的绘画享誉国内外,尤其是近些年他的画作频频被拍卖出天价,而艺术造诣颇深的他,在为人夫为人父中更是显示出令人称颂的楷模形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