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1篇
丛书文集   6篇
理论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56篇
社会学   1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21.
文章分析了“日有食之”的句法结构。大量的古汉语语言事实表明,“日”为主语,“有”为存现动词作谓语,动宾结构“食之”作宾语。语义上,“有”表示出现,“之”回指主语“日”,“食之”前省略了一个未知的主语。“日有食之”就是“日”身上出现了“(主语)食之”的现象。  相似文献   
22.
从语言事实入手,把“有+VP”分为两类:一类能受程度副词修饰(“有+VP1”),一类不能受其修饰(“有+VP2”)。主体部分对这两类结构在句法、语义、语用三个平面进行了深入分析,力求解释造成两类结构与程度副词结合状况差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23.
减少砍伐和退化所致排放量(简称REDD+)机制作为目前最可行的减排措施,可帮助中国以较低成本减少碳排放。对于REDD+的研究,学者们主要沿着四条线索展开:一是评估REDD+对于减缓气候变化的影响,二是研究激励机制对毁林行为的影响以及REDD+对毁林行为的影响机制,三是分别从环境服务付费机制和原住民利益保护的视角研究REDD+实施过程中的权力平等性问题,四是研究REDD+的政策效果评估和实施策略。未来,应深化评估REDD+对中国减缓气候变化影响的研究,分析REDD+实施后所产生的毁林行为减缓效应背后的传导路径,研究定量评估方法,考察REDD+权利平等性和REDD+的政策实施效果。  相似文献   
24.
在国内高校中已得到广泛实施的三学期制在深化教学制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等方面虽然已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从三学期制的实施现状来看,仍存在很多共性问题有待解决。D学院在三学期制的基础上提出并探索实施了具有灵活性、易行性、公益性等特点的"3+X"学期制,通过对闲暇时间的有效利用,采取创新教学形式、打造辅导团队、优化资源配置、制定检验标准等多项举措,收到了良好成效。  相似文献   
25.
“一+N(名词)”比较容易发生词汇化和语法化。“一概”最初是松散的定中短语,容器和内容没有凸显与否之分;当其高频连用发生词汇化演变为形容词时。凸显的是内容间的“一样,相同”,“一概”的词汇化和语法化都在唐代发生,词汇化只是为语法化提供了一个过渡,所以词汇化的用法没有在现代汉语中保留;当其进一步发生语法化为总括副词时,凸显的是容器的“全部,没有例外”。在“一概”词汇化和语法化的演变过程中,句法、语义和认知三者都在起作用。  相似文献   
26.
现代汉语常用祈使句“A+V+(一)点儿!”(V代表单音节动词,A代表单音节形容词)表示说话者的态度和意愿,句式中的A常为表示数量范畴的形容词“多”和“少”;而其他语义范畴的形容词只能构成“V+A+(一)点儿!”的句式,出现了一种不平衡的语言现象。而且后一种格式都可以转换为前一种格式,前一种格式一般不能转换为后一种格式。从认知语言学和汉语语法化的角度去探究其动因和机制,可以发现祈使句对语境的依赖性使得表达了数量范畴的“多”“少”使用的频率高,范围广,在人们的头脑中有深刻的认知基础,祈使句与数量范畴建立关联后是无标记项,同时“A+V+(一)点儿!”的语序结构也是保留了古代汉语中形容词用于动词前直接作状语的用法。  相似文献   
27.
习语在英语中指结构相对固定的词组或短句,它的意义不是其构成词意义的相加.一般来说,习语不允许发生词汇和句法层面的变体,但事实上习语变体的可能性比预料的要大得多.英语中有许多结构不同的习语,选择“动词+定冠词+名词”结构的习语作为研究对象,从词汇和句法层面分析这类习语变体的程度、引起变体的原因以及定冠词“the”在这类习语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28.
研究了无穷维动力系统中(2+1)维长短波方程整体吸引子的存在性.运用Galekin方法构建了该系统的弱吸引子,并证明了所构建的弱吸引子是强吸引子.  相似文献   
29.
在最简方案框架内,对英、汉、朝Wh-问句[+WH]特征进行核查,从而可以对WH-移位与原位的合理性给予具有新意的解释:WH-移位与原位差异的根本原因在于[+WH]特征在生成过程中核查阶段不同.  相似文献   
30.
演艺业是具有显著的地域文化特征又需要多种演出资源进行合理配置的文化产业,进行跨区域经营、跨行业协作和跨所有制互动是进一步发展文化产业的必由之路。京津冀都市圈的社会经济文化功能和目前的综合条件,正符合演艺业所必备的地域文化差异性和演出资源多样性的基本要求,也与文化艺术经济的复合性特质相契合。因此,在京津冀都市圈建立"8+2"演出联盟,是京津冀区域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必然要求,而京津冀都市圈目前已具备建立演出联盟的基本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