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210篇
  免费   580篇
  国内免费   74篇
管理学   1160篇
劳动科学   79篇
民族学   145篇
人才学   319篇
人口学   55篇
丛书文集   2325篇
理论方法论   544篇
综合类   5913篇
社会学   1157篇
统计学   167篇
  2024年   40篇
  2023年   146篇
  2022年   100篇
  2021年   387篇
  2020年   361篇
  2019年   287篇
  2018年   248篇
  2017年   349篇
  2016年   417篇
  2015年   645篇
  2014年   988篇
  2013年   934篇
  2012年   1256篇
  2011年   742篇
  2010年   681篇
  2009年   676篇
  2008年   717篇
  2007年   499篇
  2006年   357篇
  2005年   394篇
  2004年   319篇
  2003年   321篇
  2002年   248篇
  2001年   264篇
  2000年   211篇
  1999年   97篇
  1998年   55篇
  1997年   39篇
  1996年   30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5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最初艳照被登出是被动的,但时过境迁,越来越多的艳照变成了主动的,很多女孩儿会自传艳照到网上,今天出现一个“自领门”,明天则会跳出个“艺校女生自拍门”,她们到底为什么要这么做呢?  相似文献   
992.
虽说中印军事交流不断加强,边界问题磋商也颇有进展,但印度军方在中印边境上动作不断。6月10日,印度"阿鲁纳恰尔邦"(即我藏南地区)向印度国防部移交8处前方机场的控制权。与之相呼应,印军加紧向中印边界东段派遣苏-30MKI战斗机,并着手增派两个师驻防,每个师约有2.5万至3万人。  相似文献   
993.
《学术界》2010,(8)
  相似文献   
994.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和发展,打破了原有的计划经济体制,为商品交易和经济发展注入了活力,我国社会的经济价值观领域也开始进入从传统向现代的全面转型时期.市场经济内在的诚信观、契约观和竞争意识等价值观的觉醒和发扬,使我国传统的经济价值观受到巨大冲击,同时也带来了资本主义经济价值观的外来影响.根据<中国公民价值观蓝皮书>的调查报告,可以看出我国公民的市场经济价值观转变基本成功,但是它与未来的现代经济价值观仍有一定差距.  相似文献   
995.
[摘要]在市场经济的背景下,我国幼儿教师的流动更多地表现为自主的、单向的无序流动,这种流动的结果会进一步加剧学前教师资源失衡。根据我国国情,促进学前教师合理流动,需要将学前教师的自主流动与各级政府行政干预结合起来。学前教师流动政策的实施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良好的制度环境和保障条件。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为制度的设计提供了思路,可根据学前教师的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和归属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健全工资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幼儿园管理制度、激励制度。  相似文献   
996.
[摘要]近代著名思想家、政论家梁启超,在国家面临内忧外患的危急关头,站在拯救民族危亡的高度写下了著名的《新民说》,其中较为集中的阐述了公德和私德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论证了公德和私德的地位和作用,指出了在公德和私德建设过程中的问题,以期能提高国民素质,造就新民,为国家尽责。  相似文献   
997.
[摘要]语法意义的感染是指一个本无某语法意义的词通过句子中词与词的组合关系从其他具有该语法意义的词获得该语法意义的现象。它不同于前人曾探讨的词义感染。词语组合是语法意义感染的条件,语言社会的重新分析是语法意义感染的社会原因,句法上的“左移运动”对词在语法化过程中所获得的语法意义起着固定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998.
[摘要]本文探讨自证分功用、禅观主体与唯识宗的修行。自证分的功用,仅是对见分缘相分事件之当下见证,并无“观照实相”等“慧观”作用。禅观或“慧观”的主体,或者说修行的主体,是慧心所。而能观照真如实相的是根本无分别智,即无漏慧,不但自证分无“观照实相”的作用,即使是凡夫的现量、无分别的识和心所,也无此作用。进而探讨禅观或修行,唯识宗的修行理论和方法是大乘修行的根本之道,般若经等大乘经典与中观宗等的修行理论和方法,虽与唯识宗有若干差异,但根本上是相通的。大乘修行的主要特征是:经三大阿僧祗劫,修诸波罗蜜多(六或十波罗蜜多),通过闻思修等步骤,依自力证道。依此评判禅、净、密等修行,禅宗是特殊法门,只适应上根利器或修行已到火候者。禅宗修行有利有弊。净土宗修行是方便法门,由于此法门较为方便,各宗都将自宗法门与净土法门作为双修法门。密宗是依他法门,此宗强调修行者须依上师方能修行有成,而无论上师是否有成就,都需将上师视作佛,故而适应需依赖他力的修行者。这些法门虽有各自的利益,但以唯识宗修行为代表的大乘佛教修行的根本之道不容否定。  相似文献   
999.
耐挫力是个人适应人生与社会,获得幸福与成功的基本能力.耐挫力的获得除了个人的主观努力和积极锻炼外,还需通过系统的教育和培养.职中生正处于人生的特殊时期,尤其需要学校和班主任老师对他们进行耐挫力的教育、引导和培养.  相似文献   
1000.
本文通过对朝阳区的实证研究,表明我国现阶段社区共同体的生成路径是政府培育主导。它的出现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在建国初期的单位共同体下,人们不仅缺乏结社传统,而且形成了对政府的依赖心理,致使我国社区共同体生成的主导方式一直是政府生成路径。但在现阶段,政府生成路径已经发生转变,变成了政府培育主导,而不是单位共同体下的政府控制主导,这体现了社区建设的发展方向是社区自治而不是社区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