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11篇
  免费   199篇
  国内免费   47篇
管理学   415篇
劳动科学   22篇
民族学   95篇
人才学   54篇
人口学   9篇
丛书文集   806篇
理论方法论   156篇
综合类   2352篇
社会学   324篇
统计学   124篇
  2024年   33篇
  2023年   119篇
  2022年   94篇
  2021年   126篇
  2020年   132篇
  2019年   157篇
  2018年   57篇
  2017年   108篇
  2016年   128篇
  2015年   176篇
  2014年   291篇
  2013年   241篇
  2012年   235篇
  2011年   321篇
  2010年   302篇
  2009年   280篇
  2008年   281篇
  2007年   204篇
  2006年   209篇
  2005年   189篇
  2004年   170篇
  2003年   111篇
  2002年   85篇
  2001年   83篇
  2000年   41篇
  1999年   43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27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文章通过勾勒旅行的观念史、陈示文化研究视域下的对旅行的反思以及旅行书写的新理解:即旅行不再是中性的人类活动,而是浸透着历史、文化和语言的空间实践;相应地,旅行书写不再被认为是整个旅行的真实客观再现,而是自觉或不自觉地受到作者的身份与价值观影响的过滤生产,是一种话语,是对异域知识文化的政治性阐释和建构,而非简单再现,材料的排除、选择、重组等表征行为都与权力有关,从而提供理解跨域旅行书写的新视角。  相似文献   
82.
前不久回老家,在故乡的老屋里,儿时使用的不少物品依然还在。在抽屉里的两块石板,触发了我六十多年前读小学的回忆。现在的书写工具五花八门,应有尽有,笔和纸的种类之多,数都数不过来。在我读小学时,只有毛笔和石笔,书写用纸只有手工制作的毛边纸、毛头纸和宣纸等几种。成人都是用毛笔书写,上学的小孩子只用石板、石笔写字。  相似文献   
83.
《求是学刊》2017,(4):112-119
"箱笼"是明清小说中的常见器具。其出现,一般缘于叙事话语"再现"生活真实的需要。由于与女性相关的文化符码(如服饰、陪嫁、内闱等)大多涉及"箱笼",故其在以女性为中心的情节场面中出镜尤为频繁。在《金瓶梅》一书中,"箱笼"不仅是"再现"古代女子生活常态的普通物象,也不止作为满足叙事现场真实感的道具存在,而是同人物的生命轨迹紧密关联,与叙事结构、人物塑造有机结合,在观照女性命运、构造情节场面、塑造人物形象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成为《金瓶梅》女性书写中一个重要的"功能性物象"。  相似文献   
84.
85.
王锴 《学术论坛》2012,35(5):56-62
德国法上的责任直索只是一类法律问题的类称,并非既定法律原则或规则,更无"法人人格否认"之意。德国法的有关经验说明,对于追索股东责任以保护公司债权人利益的问题,在学理认识上,应清晰区分法人人格独立和股东责任限制这两项不同制度,不能混为一谈;在司法实务中,应当精细区分案情,充分利用传统民商法提供的既有制度手段解决问题,而不是简单地否认法人人格。  相似文献   
86.
《容斋随笔》通过对王安石的个人形象、王安石政治及王安石学术的历史书写,形成了自己的王安石历史形象。《容斋随笔》阐释下的王安石历史镜像,既是当时主流意识形态的反映,同时也对当时及后世王安石的历史形象产生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87.
<正>刘云若与他的小说在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曾广受读者与研究者关注。时人把他与张恨水并列,誉称"南张北刘"。但是,在新中国成立后很长一段时间内,刘云若与其创作都不被提起。直到上个世纪90年代起,刘云若才重新回到学者的研究视野。截至目前,他的两种身份最受人重视,一是社会言情小说家,二是地域文化书写者。与此相关,学者也主要从通俗文学与地域文学两大视角对刘云若小说加以观照,并取得了丰硕成果。不过,对目前的"刘云若研究  相似文献   
88.
曾誉铭 《江海学刊》2012,(1):68-76,238
不同的书写方式与诠释方式产生了思想的不同面向。应当根据具体文脉而非外在要素来检审卢梭思想的诠释方式,实现诠释与卢梭思想自我理解的同一。卢梭思想揭示了人类的政治与哲学的生存处境,并对这种生存处境提供了回应方案,形成了一个思想整体。政治哲人卢梭的隐微与显白书写彰显了卢梭思想的内在张力。对卢梭书写方式的阐发将有助于为卢梭思想的诠释提供恰当的路径。  相似文献   
89.
90.
上世纪20年代,在北平成立的新月派与伦敦布鲁姆斯伯里的戈登广场上一群知识分子之间的跨语际交流关系,余响远播,萦绕至今。随着他们之间往来书信的曝光,这段被传为佳话的东西方文化之遇,承载着彼时不同传统和场域的文化、思想、观念彼此照面,激荡并沉淀了丰盈的历史记忆。这场思想与文化的交汇实践,虽被岁月海浪冲刷掩埋,然而,从今天的文化与思想史语境来看,钩沉其意义和价值仍然显得非常有趣和必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