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64篇
  免费   187篇
  国内免费   38篇
管理学   948篇
劳动科学   150篇
民族学   145篇
人才学   221篇
人口学   43篇
丛书文集   1657篇
理论方法论   504篇
综合类   3620篇
社会学   1416篇
统计学   285篇
  2024年   33篇
  2023年   111篇
  2022年   110篇
  2021年   195篇
  2020年   200篇
  2019年   263篇
  2018年   64篇
  2017年   112篇
  2016年   129篇
  2015年   252篇
  2014年   613篇
  2013年   636篇
  2012年   689篇
  2011年   889篇
  2010年   1018篇
  2009年   857篇
  2008年   996篇
  2007年   402篇
  2006年   305篇
  2005年   289篇
  2004年   187篇
  2003年   174篇
  2002年   133篇
  2001年   105篇
  2000年   94篇
  1999年   33篇
  1998年   24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31.
从语法学角度分析古汉语倒装句,丢失了许多有价值的信息,从接受修辞学的角度解读古汉语倒装句,发现 “倒装”本身就是一种信息编码,接受者在解码的过程中,可以获取隐藏在倒装这个形式背后的诸多内容。  相似文献   
32.
有难同肩挑,有灾携手抗。连日来,一幕幕对口支援、重建家园的重头戏,正在满目疮痍、伤痕累累的地震灾区紧锣密鼓地登场。中央确定的一省帮一重灾县、建立对口支援机制的决策,迅速转化为举全国之力支援灾后重建的实际行动。继各地医疗机构陆续接纳治疗地震灾区伤病员、教育机构接纳灾区学生就读之后,一场涉及灾后重建的全方位对口支援已经并且正在积极展开。  相似文献   
33.
资源、权力与国家:解读吉登斯的后马克思主义国家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吉登斯被看作是当代后马克思主义思潮的杰出代表.他从后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对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进行了反思和解构,认为马克思主义有关国家的建立基础、阶级本质和发展轨迹等理论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在解构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基础上,吉登斯从资源和权力的角度分析了国家的涵义和历史类型.在他看来,国家是一种能够对社会进行反思性监控的组织,以反思性监控能力和暴力垄断能力作为标准,国家划分为传统国家、绝对主义国家和民族国家三种历史类型.吉登斯的国家观为我们思考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和进行国家理论研究提供了某些启示意义,但其理论也难以逾越自洽性问题.  相似文献   
34.
巴金自称是受外国文学影响最多的作家之一,但是中国传统文化对他的创作在无形中的影响恐怕连他自己都没有意识到,在巴金的小说尤其是在长篇小说《家.春.秋》创作中就处处可见"尚三"传统的影响,形成了几种独特的创作现象:三事话语,三复情节,三变情节,三极建构,三而后成,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相互渗透融合,是巴金能够成为文学大师的文化基础。  相似文献   
35.
企业并购后整合的三项准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有效的企业并购后整合需要落实三项准则 ,即实现协同效应、正确进行业务流程再造、构建新公司的核心竞争力。要实现协同效应 ,应当警惕出现负协同效应 ,准确地确定协同机会 ,恰当地构建协同技能 ,并全面扩展协同效应的范围 ;并购后业务流程再造则要求不仅坚持顾客导向 ,而且坚持供应商及其他利益相关者导向 ,应当加快利用现代信息技术 ,搭建电子商务平台 ,并根据双方的实际情况采用全新设计方法或系统化改造方法 ;为了构建核心竞争力 ,必须正确认识企业并购后整合过程的性质 ,注重核心产品的开发 ,及时开发新公司的发展战略与组织  相似文献   
36.
当代中国美学:走向生态美学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当代中国美学出现了多元化趋势,其中后实践美学对实践美学的超越、生态美学的异军突起等都是美学界引人注目的理论现象.我们认为 ,无论实践美学还是后实践美学,都是某一阶段的重要理论现象,它随特定历史环境而产生,并在一定历史条件下被另一种学说所替代.生态美学的出现一方面适应了社会的发展要求,另一方面又全面激活了美学的理论研究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型.因此,当代中国美学走向应该是生态美学.  相似文献   
37.
姜阳 《小康生活》2003,(3):24-25
(一)选养经济杂交猪苗(1)养杂交猪苗瘦肉多实践证明,纯种瘦肉型长白猪、大约克、杜洛克等种公猪与地方母猪交配,其后代瘦肉率高。一般二元杂交一代猪的瘦肉率可达到50.8%,较地方肉猪提高12.96%;三元杂交一代猪的瘦肉率达58.05%以上,较一般肉猪提高20%多,肉料比为1∶3.0—3.2。肉用  相似文献   
38.
终身教育理论的提出及其深入人心,使成人教育的地位、作用及运作方式都有了新的发展。成人教育不再是简单意义上的职后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也不再是处于边缘地位,而是终身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了解决成人教育的现存问题,使其获得持续发展,其运作方式也应走产业化之路。  相似文献   
39.
对劣质柚子采用高接换种,换接优质良种柚,可提高质量,以适应市场需求。(一)抓住时机,及时高换。(1)时间:根据川东南气温,秋季在晴天以7月下旬至10月下旬。春季以2月上  相似文献   
40.
发轫于上个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催生了我国社会的全面转型。特别是1992年我国宣布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来,建立在体制转变和制度创新基础上的社会转型,已汇同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进程一道融人世界范围内后发国家的社会转型潮流之中,成为一场全面的、整体性的社会结构变革。这种转型,不仅是一场经济领域的变革,而且是一场全社会、全民族思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