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4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9篇
管理学   8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3篇
人口学   6篇
丛书文集   98篇
理论方法论   34篇
综合类   329篇
社会学   9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33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36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35篇
  2004年   36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33篇
  2001年   42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41.
在分析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过程中,必须坚持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基本观点,承认资本主义生产力发展还存在较大的发展空间,生产关系自我调整仍然存在较大余地.我们既要积极吸收资本主义社会的优秀文明成果建设社会主义,同时也要承认并克服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理论的历史局限性,在实践中不断创新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42.
刘秋根 《文史哲》2003,1(3):153-162
资本主义首先是一种生产方式或生产组织 ,对资本主义萌芽的研究既要重视与之相关的“资本流通”暨资金市场等制度性因素的探讨 ,也要对生产方式本身继续进行深入研究。基于中国特定的历史环境 ,中国没有经历特许设立的历史阶段 ,故而中国的营利性商业社团 (合伙乃至公司 )虽在古代有了区别于股东个人的团体性 ,某些类型的合伙也有了一些类似于法人的因素 ,但法人的正式形成还要到清末《公司律》公布之后。中国 15— 18世纪的资金市场 (金融信用 )相对于同时期西欧一些国家 ,表现出了票据化、社会化进展迟滞的特点 ,新的信用工具有的缺乏 ,有的进展缓慢 ,但它毕竟还是较好地适应了当时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43.
本文对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所谓“趋同论”进行了分析和批判 ,提出要正确认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出现的趋同现象 ,要善于从本质上认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区别 ,坚定社会主义信念  相似文献   
44.
经济文化落后的俄国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是列宁晚年思考的中心问题 ,利用资本主义文化遗产建设社会主义是其中的关键问题。列宁深入地论述了利用资本主义文化遗产建设社会主义的重要意义和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45.
16世纪中叶,西欧国家和中国社会差不多同时出现资本主义萌芽,但由于各自助力和阻力大不一样,西欧国家逐步走上资本主义的道路;后来英国发动了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扭曲了中国近代史的进程,使中国走上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道路  相似文献   
46.
如何认识两个“主义”是20世纪社会主义运动的一个最重要的经验教训。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一方面必须从本国实际出发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同时,还必须科学认识对待资本主义。唯有把对两个“主义”的认识置于现实基础之上,才能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关于两个“主义”的理论,才能把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相似文献   
47.
当代资本主义显现出发展的不平衡性:美国恪守单一私人占有制的传统模式和向富人倾斜的收入分配政策;欧洲推行"混合经济"模式和均等化的收入分配政策。其原因是:欧洲各国工人反对资本主义的斗争卓有成效,社会民主党长期执政,受社会主义影响较深;而美国工人阶级力量薄弱,斗争力度不强,右翼势力强大,受自由主义影响深重。  相似文献   
48.
揭示了目前的世界历史时代是资本主义世界历史时代,这个时代的本质特征是对外开放。当代社会主义是资本主义世界历史时代向共产主义世界历史时代过渡过程中的部分质变。论述了社会主义中国必须对外开放,提高国力,在对外开放中才能有效地防止“和平演变”,显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增强社会主义的吸引力。  相似文献   
49.
针对当前在部分师生中存在的疑问,从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产生与较量等方面阐述了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历史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50.
毛泽东对中国私人资本主义的认识和态度的变化,究其原因,看似纷繁复杂,难于把握头绪,其实是有一条清晰的主线贯穿其中的,这就是,毛泽东是根据他对中国社会历史发展阶段的认识和判断来认识和对待中国私人资本主义的。而其他的已经发生的主观的和客观的原因只是延缓或加速他对资本主义认识和态度的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