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篇
  免费   1篇
人口学   2篇
丛书文集   6篇
理论方法论   7篇
综合类   21篇
社会学   2篇
统计学   6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21.
Bangladesh confronted two formidable food crises in 1972 and 1974. While the government succeeded in averting a widely predicted famine in the first case, it failed to prevent an actual famine in the later case when such a cataclysmic disaster was least anticipated. Evidence suggests that the 1974 famine was caused by successive onslaughts of natural disasters such as floods and droughts, and man-made disasters such as the government's inability to import foods, the directing of subsidised food to the politically vocal urban population, an abrupt fall in food aid and political and administrative corruption that encouraged massive hoarding and the smuggling of food grain. This article argues that Noble Laureate economist Amartya Sen's seminal analysis of the 1974 Bangladesh famine on the basis of his 'entitlement approach' fails to capture most of these circumventing factors. The article also argues that by undermining the politico-administrative dynamics of the famine, and by applying his entitlement approach only half-heartedly in examining it, Sen somewhat trivialises the sufferings of a famine-affected population under a corrupt and inefficient political regime.  相似文献   
22.
为了考察孙中山的进化思想,采取了文献解析和历史分析的方法,通过对其进化思想的研究,明确了孙中山进化思想的渊源及其对社会历史观的主要看法。孙中山进化思想的渊源主要包括达尔文与赫胥黎的进化思想、中国古代变易思想以及克鲁泡特金的互助论。孙中山对进化论进行了吸收与改造,并将进化论引入社会历史领域,形成“突驾”说与“互助”论,认为“互助”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也是道德思想进化的根源。  相似文献   
23.
斯密和阿马蒂亚·森对于贫困问题给予了深刻的关切。他们都认为贫困是不善的,并且都认为贫困是一种社会问题。但是斯密认为仅仅通过市场经济发展就能解决贫困问题,森则寄希望于为人们基本权利提供充分保障的社会机制。从斯密到森,为我们展现了从对单一经济价值追求向多元价值,特别是伦理价值关切的历程,对于我国解决当下的相关问题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24.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民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但作为人口绝大部分的农民却贫困依旧,农民的贫困并不仅仅表现为收入低下,更表现为因收入的相对剥夺而导致的能力的绝对剥夺。阿马蒂亚.森的可行能力理论虽然有着不可克服的缺陷,但却在当前众多对农民生存境遇的探讨中,通过农民所面对的贫困、能力不平等和社会排斥现象,为我们更好地解读农民问题提供了新的视角,也更有利于建立公平合理的社会制度,有效地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25.
阿马蒂亚·森对自由特别关注,但与其他思想家不同的是,他从"可行能力"这一视角阐释自由,并探讨自由的多个层面。他认为自由和发展紧密相连,并指出自由既是发展的首要目的,又是发展的必要手段,同时也是扩大信息基础上的综合评价标准。这一理念对社会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26.
孙中山关于以“民权监督”、“五权制衡”、“立法控制”为主要内容的“中西合璧”的法律监督思想,指导了中华民国的立国实践,使中国法律监督体制在总体上和本质上突破了传统模式,并出现了三大转变,从此开启了中国法律监督体制近代化的新纪元,孙中山成为这一新纪元的“先行者”。  相似文献   
27.
This review essay provides an overview of Sen's revised edition of Collective Choice and Social Welfare (2017), and examines the relevance of its arguments in the context of Peru. It focuses on three main points: a social choice approach for addressing global problems; an expanded informational basis for making judgments; and a public reasoning view of collective decision‐making. It critically analyses the human and social development strategy followed by the Peruvian government in recent years, and in particular the capacity of public reasoning to reflect and sustain the priorities of the poorest and marginalized in the public policy agenda.  相似文献   
28.
高适、岑参同为唐代边塞诗派的杰出代表,向来被并称为“高岑”。他们的作品大多反映边塞战争,表达自己立功边塞的愿望,以及描写边地山川景物和风土人情。但在写作手法和风格特色方面两人侧重点又各有不同:高诗叙事、写实、议论,思想深刻,现实主义气息浓厚;岑诗写景、描写、抒情,富有艺术个性,浪漫主义色彩突出。本文主要从思想情调、写作手法、风格特色三个方面比较高、岑边塞诗的异同。  相似文献   
29.
阿马蒂亚·森的贫困思想述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阿马蒂亚·森在贫困理论的发展进程中是个举足轻重的人物。他对于饥荒成因的分析有力地驳斥了FAD观点;权利方法是他在分析贫困机理时的一大创新;他对贫困度量的公理化为贫困度量开辟了新天地,使度量日益精细化和现代化。我国目前正在关注“三农”问题,对森的理论的介绍有助于人们更好地认识贫困。  相似文献   
30.
林森在国民党内部派系纷争与军阀混战的乱世中秉持清净无为、与世无争的超然态度,为各派系所认可,因而脱颖而出,荣膺国府主席.在内外交困的民族危亡之时,林森则急流勇进,积极有为,勉力支撑危局.特别在抗日战争中,林森强调全面抗战和持久战,支持国共合作团结抗战,崇尚气节,尽忠救国.同时,林森也恪守"虚位元首"定位,不争权、不逾矩,貌似无为、有意无为,保持平民元首风范.林森以年高德劭之士甘任无实权的国府主席,能够发挥政治均衡器的作用,有利于团结抗战.林森在之所以能够长期坐稳元首之位"领导抗战,功在国家",正是他"方以智,圆而神"的政治智慧的体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