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23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5篇
民族学   25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195篇
理论方法论   27篇
综合类   800篇
社会学   6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69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70篇
  2011年   94篇
  2010年   70篇
  2009年   69篇
  2008年   57篇
  2007年   79篇
  2006年   107篇
  2005年   79篇
  2004年   70篇
  2003年   77篇
  2002年   51篇
  2001年   35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中国小农经济的传统与现实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上海社会科学院传统中国研究中心成立于2005年3月,是上海社会科学院直属研究中心之一。成员以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中青年研究骨干为核心,同时包括哲学所、宗教所、图书馆、杂志社、出版社中从事相关研究的科研人员,是一个跨所、跨部门的学术研究团体。研究中心的宗旨,是通过精研各类文献,深入探讨传统中国的历史、文化、社会、宗教和经济问题,对民间社会生活的各种具体过程将予以特别关注。本刊编辑部以极大的热情关注并参与传统中国研究中心的各项学术活动,特地邀请研究中心的主要科研人员就他们各自关心的问题进行了一次主题开放的笔谈,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72.
描述武王克商的“晨举脂烛”一语多次出现在典籍中,而现代辞书对“晨”的解释基本统一为日出前后天色已明的一段时间,此时仍“举脂烛”作战实在令人费解。经过考证,“晨”在古汉语中的时段是凌晨3—5点,天仍未亮,因此才会出现“晨举脂烛”作战一说。  相似文献   
73.
文章通过对《乐府古题要解》内容的解读及历代著录情况的梳理,认为今本《乐府古题要解》内容虽然是吴兢所作,但序却非原貌,乃是刘餗《乐府古题解》的序言.其作伪时间也应为南宋时期而非《四库全书总目》所认为的元代.  相似文献   
74.
《世界古代史》课程作为师范类高校历史学专业的基础必修课,在教学中起着重要作用。面对此课程在教学中存在的诸多客观问题,通过适当打破教材体系,配合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学习习惯,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请学生走上讲台、锻炼学生的教师技能等方式,以学生为主体进行教学改革,提高了课程的教学质量,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75.
拜伦主要选择《圣经》故事中的英雄和女性题材进行创作。尤其是对失败的英雄和年轻、驯服、善良、美丽的女性,拜伦更是偏爱有加,其诗歌中充满了对英雄的赏识与同情,英雄的复杂心情在诗歌汇中体现得清清楚楚,给人一种英雄虽败犹荣的感觉;拜伦笔下的美丽女性神圣、纯洁,仿佛他们就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女神,各个出神入化,有血有肉。拜伦利用圣经组诗《扫罗王的最后一战之歌》、《耶弗他的女儿》、《致伯沙撒》来体现他自己的思想与感受,将自己内心世界里的苦闷与挣扎表现得淋漓尽致。  相似文献   
76.
论古希腊史学认识中的理性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锐 《求是学刊》2003,30(1):116-120
以希罗多德和修昔底德为代表的古希腊史学 ,一方面以理性的态度进行了史料批判 ,以弄清历史的真面目 ;另一方面对历史事件尽可能作出了合乎理性的解释。从这两个方面体现出的理性方法 ,奠定西方史学认识中的理性传统  相似文献   
77.
论考古学与历史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考古学与历史学是历史科学的两个组成部分,它们在研究对象、方法和研究领域上各有特点。20世纪初近代考古学传入中国,它就以独特的学科特点在历史研究中担当着“重建古史”和“证经补史”的重任,引发研究方法上的变革,扩大了研究领域。随着自然科学技术在考古学中的应用和考古学自身的发展,它为历史研究提供更多的新材料和社会历史文化信息,进一步拓展了研究范畴,在历史研究中发挥着更为显著的作用。所以,我们要加强考古学与历史学的整合研究,促进历史研究的进步。  相似文献   
78.
民族法对人的效力原则是民族立法应优先加以考虑的,而我国古代民族法对人的效力原则呈现出多样性。历代民族法所确立的原则基本上符合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需要,既有差别,又有历史的连续性。研究古代民族法对人的效力的原则,将对我国现代民族地区民族立法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79.
赵彩娟 《阴山学刊》2007,20(3):39-41
李白乐府诗中拟代弃妇、思妇、勇妇、女仙等女性立言,表达对远人的思念,对爱情的渴望,对负心人的怨愤,对自由的企盼,使女子摆脱心理束缚,畅言心声,抒写女性情感历程。而这些代言诗的出现,与李白深层心理机制以及乐府诗同题创作的承继性、儒道思想中的女性意识等原因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80.
沈大明 《社会科学》2006,(7):139-145
中国古代司法的证据主要分为七种,但存在证据制度上的先天不足,表现在与西方重神判的宗教传统不同,中国审判重人判,重视口供与刑讯逼供的采用等。与西方法律相比较,中国古代的证据制度内容比较简单,加上证据采集手段的简单粗糙,官员注重自由心证,导致刑讯逼供频繁,冤假错案时有发生,证据制度应有的功能与作用发挥得并不充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