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49篇
  免费   40篇
  国内免费   17篇
管理学   5篇
民族学   33篇
人口学   4篇
丛书文集   233篇
理论方法论   52篇
综合类   1071篇
社会学   106篇
统计学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40篇
  2014年   77篇
  2013年   101篇
  2012年   78篇
  2011年   84篇
  2010年   107篇
  2009年   80篇
  2008年   85篇
  2007年   107篇
  2006年   121篇
  2005年   179篇
  2004年   96篇
  2003年   79篇
  2002年   60篇
  2001年   60篇
  2000年   30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1.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其重要功绩之一就是在民族危亡的关键时刻,高举起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伟大旗帜。这面旗帜,开辟了中国政党政治的新局面,改变了尖锐对立的国共关系,国共两党重新合作,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奠定了重要的政治基础;这面旗帜,为中国各民主党派的发展和壮大提供了机会和可能,民主党派成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团结抗日的积极力量;这面旗帜,最大限度地调动了中国人民的抗日积极性,广大人民群众成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体和中坚力量,使抗日战争成为真正的人民战争;这面旗帜,使中国共产党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开展了积极的外交活动,为其走向世界、被国际社会所承认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相似文献   
12.
冷战与美国发展援助政策的缘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美国的发展援助政策在冷战高峰时期形成,它成为战后美国对发展中国家政治和经济关系的重要内容。本主要探讨美国发展援助政策产生的原因,尤其是冷战在其中所起的推动作用。这对于深刻理解战后美国的外交战略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甲午战争是中国政治文化演进的重要标界。完整意义上的中国资产阶级政治文化出现于甲午战后。甲午战争推助了中国政治心态的转换 ,加速了中国政治价值观的革新 ,促成了知识精英政治人格的激变  相似文献   
14.
许刚雁 《阴山学刊》2007,20(1):81-84
德国在二战后被分裂成两个国家,就其外部因素来讲,是由于以美苏为首的大国合作政策在战后逐渐走向对抗并导致冷战的产物,是外部力量施加于德国的结果,而在走向对抗的过程中,美苏在德国赔偿问题上的冲突,是导致德国分裂的一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5.
《战国策》为文铺排渲染,辩丽恣肆,陈说事理纵横捭阖,体情状物酣畅淋漓,堪称先秦史家之文中的出类拔萃之作。在论理技巧方面,《战国策》的文章大都善于分析形势,指陈利害,好设机巧,引人入彀,诱敌就范,进退有据,擒纵自如,具有极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就语言而论,《战国策》之文大都放言无惮,绝少掩饰,文辞铺张扬厉,气势恢宏,且又精炼传神,形象生动,富于华彩,其语言艺术的精熟富丽,也大大超过了先秦其它几部历史散文。  相似文献   
16.
抗日战争是一百多年来中华民族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作为中华民族利益忠实代表的中国共产党在这场运动中的伟大作用主要表现在:中国共产党倡导和促成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抗日战争胜利的基础和保证;中国共产党的全面抗战路线和持久战的战略方针,指明了抗战胜利的方向;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是抗战的重要战场,对抗战的胜利起了决定性作用。  相似文献   
17.
论述了冷战结束以来 ,国际社会在“一个主题”(和平与发展 )“两个趋势”(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 )的总特征前提下发生的一系列深刻的结构性变化。提出了旧的国际格局被打破、新的格局尚未形成 ,在新旧体系转换的过程中 ,不同的国际关系主体为了其各自的根本利益、为在未来的新格局中占据更加有利的地位而展开了新一轮的较量。在此过程中 ,国际社会呈现出过渡时期所特有的一系列纷繁复杂的特征 ,并进一步影响着国际形势的走势。我们应当立足于从形式到本质的认知途径对这些变化特征进行深刻的分析 ,以求准确地把握新时期国际社会发展的本质性特征和规律  相似文献   
18.
中国现代文学史的编写,多年来存在着一个致命的弱点,就是缺乏对通俗文学的重视.实际上,在抗战时期,处在不同政治地域内最有影响的代表作家张恨水、张爱玲、赵树理的创作均已表现出雅俗互融的风格.但由于他们的出身、生活经历和文化底蕴不同,因此表现出了各自不同的特点.  相似文献   
19.
On the basis of largely unused archival materials in Kyiv, this article re-examines the responsibility of the Ukrainian People’s Republic (UNR) for the pogroms of 1919. It consciously puts aside the question of Symon Petliura’s personal guilt, preferring to concentrate on the broader responsibility of members of the Ukrainian national movement for propagating antisemitic stereotypes and engaging in anti-Jewish violence. This approach reveals a widely held belief among members of the UNR that they were fighting a Jewish Bolshevik enemy. This led to pogroms but also probably prevented the UNR from punishing its soldiers who had perpetrated them. Despite the declarations by UNR figures condemning pogroms and the creation of an organ to investigate them, there were apparently very few, if any, convictions, at least in 1919, the year of the worst pogroms.  相似文献   
20.
抗战时期,山东根据地遭受了严重的天灾敌祸,由此而产生了极大的荒情。根据地党和政府及时采取了多项有力措施:一方面大力放赈救急,另一方面领导根据地军民扩大生产,增加财富。根据地的救荒运动不但为战胜灾荒、争取抗战胜利奠定了基础,而且也推动了社会进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