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52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2篇
管理学   2篇
民族学   9篇
人口学   26篇
丛书文集   59篇
理论方法论   400篇
综合类   553篇
社会学   26篇
统计学   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28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60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78篇
  2011年   116篇
  2010年   82篇
  2009年   84篇
  2008年   97篇
  2007年   86篇
  2006年   80篇
  2005年   65篇
  2004年   94篇
  2003年   78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40 毫秒
21.
本文论述了林学、森林和林业近两个多世纪以来的发展变化。林学经历了由传统林学向现代林学的转变。现代林学是以森林生态系统的营建、恢复、改造、经营管理和合理利用为研究对象和内容,以全面发挥森林生态系统的多功能和多种效益为目的,并做到森林可持续发展、永续利用的学科。对森林的认识也经历了由单株树木到树木群体再到森林生态系统的变化,森林对环境的影响由局部影响转向深入研究森林对大范围包括国家、洲及全球的影响。特别是热带森林有地球的“心脏”、“肺”之称,影响全球。人们对林业的认识也从长期以木材利用为中心,转变到全面发挥森林多功能、多效益的复合产业和公益事业,以实现森林的永续利用和可持续发展。本文还对北京林业未来发展的定位、布局、质量及多功能经营问题,提出了一些新见解。  相似文献   
22.
北京从金代海陵王营建中都,历金、元、明、清、民国,至今已建都近千年。在漫长的历史时期中,随着地区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多,北京及其周边地区的生态环境不断被破坏,各种生态灾害愈演愈烈。自然灾害的加剧反过来又激化了社会矛盾,影响了历史的进程。本文对历史文献记载的生态灾害进行了回顾,就其原因及应对措施作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23.
在北京这个有着特殊的历史传统、特殊的现实环境、特殊的城市定位的城市中进行创新型城市的建设,固然需要体现建设创新型城市的共性,更为重要的是必须突出北京的特色。由于特有的地位和条件,北京应该在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消化、吸收基础上的再创新三者并举的前提下,把力量部署在优先发展原始创新和重点发展集成创新上;突出“以人为本”的原则,围绕“宜居城市”进行创新型城市建设;以发展现代都市农业为切入点,带动整个三农问题的解决,进而突破实现创新型城市的重点和难点;培育和弘扬与北京特殊城市定位相一致的“北京精神”,建设和发展与北京特殊城市定位相一致的“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培养和确立北京市民的创新意识,围绕“北京人文”实现和体现创新。  相似文献   
24.
奥林匹克运动是体育加文化的国际社会活动,是中外文化交流的舞台。承办奥运会的过程,历来是承办城市文化的国际形象塑造过程。北京需要通过承办奥运会的契机,大力加强北京文化建设,在古都文化、民族文化、科学文化、多元文化、和谐文化等方面实施文化北京战略,努力塑造文化北京的国际形象。  相似文献   
25.
本文从"夺取奖牌"、"关注奥运"和"奥林匹克精神"三个方面探讨了北京市民的奥运金牌期待。年龄、学历、收入、职业和户籍等五个因素对不同人群的奥运金牌期待有显著影响。最后,作者从爱国主义、生活场域及人际沟通等三个方面对不同群体的奥运金牌期待特点作出了解释。  相似文献   
26.
本文分析了北京工业发展的优势和劣势以及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未来北京工业发展的新思路。作者认为,北京工业发展应面向京津冀和环渤海地区,实行大工业、大市场的一体化战略,即适当控制和强化那些具有突出优势的核心部分,而甩掉或转移扩散那些不具有优势或优势不突出的非核心部分,打造一体化的开放式跨区域主导优势产业链。当前,应着重打造八条一体化的开放式产业链。  相似文献   
27.
北平辅仁大学作为一所私立天主教大学,在北平沦陷之后弦歌不辍,讲诵如恒,并得以发展。学校师生与日伪周旋,抗敌不屈,延续民族文化生命,抵制日伪奴化教育,因此赢得了"抗日大本营"的赞誉。  相似文献   
28.
“爱说”“爱侃”已成为北京人显著的身份特征和文化性格的组成部分;其言说表现出浓厚的政治趣味和幽默特性,这虽然在表面看来只是一种语言现象,但它所以出现在北京人身上,却蕴含了丰富的成因,而不可仅仅视作一种语言学现象,其形成有着经济、政治、文化等诸多原因。  相似文献   
29.
《支那语学》创刊于1907年6月,是当时世界范围内推广北京官话、传播中国文化最为重要的学术月刊之一。该杂志栏目设置很有创意:从教学角度安排北京官话语言基本知识学习内容;从培养语言学习能力角度安排汉日译解、翻译、写作、阅读基本能力训练内容;强调中国文化导入,加深读者对北京官话的整体性理解;以月刊为手段,迅捷传播中国信息,引发读者兴趣;内容选择强调趣味性、生动性、口语性、通俗性、学术性;版式设计新颖灵活,不拘一格,在对日北京官话教育史、汉语史、清末中日两国关系、文化交流等方面具有较高研究价值。《支那语学》应用现代传媒手段,拓展了北京官话的教学空间,标志着实体学校之外期刊杂志取得了传播北京官话的话语权;学校教学和杂志教学有机结合,直接把北京官话教学延伸到了社会,开放性强;实现了日本"国家语言政策"的目标;对后来北京官话教学期刊发展影响至深,对今天中国"国别"对外汉语教学机构和期刊结合教学、国家推广汉语战略政策的制订都具有较强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30.
The performances of urban growth management are often criticized because their original objectives are frequently inconsistent with local development facts. Underlying the many reasons for this are the political and institutional contexts that influence policy-making and development activities. The urban fringe, a zone is managed to against urban sprawl in many countries, represents the conflicts between urban management system and local development resulting from political transformation. This study examines the case of decentralised-concentration strategy,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metropolitan growth management in Beijing since the 1990s, and sheds some lights on the performance of the growth management in the transformation context. The results suggest that the aims of municipal growth management to concentrate developments in urban fringe have partly been achieved through actual local developments; however, some unexpected and illegal local developments outside the planned areas are counterproductiv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municipal growth management. The performance of the present growth management is being challenged by new trends towards political decentralisation and locally fiscal responsibilities. In the interest of future policymaking, the dominant central planning system in Beijing should take these decentralisation trends into growth management account, compared with the great progress in decentralisation in economy system. The urban policy needs to shift from the dictatorial manner and put more efforts into creating a harmonious relationship between municipal growth management and actual local demands on developmen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