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79篇
  免费   158篇
  国内免费   27篇
管理学   17篇
民族学   108篇
人才学   1篇
人口学   57篇
丛书文集   367篇
理论方法论   467篇
综合类   2813篇
社会学   99篇
统计学   35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36篇
  2020年   55篇
  2019年   31篇
  2018年   39篇
  2017年   51篇
  2016年   78篇
  2015年   105篇
  2014年   267篇
  2013年   170篇
  2012年   316篇
  2011年   400篇
  2010年   303篇
  2009年   276篇
  2008年   279篇
  2007年   305篇
  2006年   285篇
  2005年   215篇
  2004年   235篇
  2003年   202篇
  2002年   131篇
  2001年   79篇
  2000年   40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61.
文化旅游的兴起是当今旅游业发展的一大趋势。城市更新是城市发展的一种重要途径。随着文化消费时代的来临、文化经济的快速发展,文化旅游在城市更新发展中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本文主要以广州为例,探讨了城市更新背景下文化旅游发展的意义、面临的问题和挑战以及进一步的思考。  相似文献   
62.
《Sociological Forum》2018,33(3):690-711
In every year between 2004 and 2012, more than 800,000 Americans reported volunteering internationally (Lough 2013 ). These volunteers are overwhelmingly white (McBride and Lough 2008 ) and entering a largely nonwhite and developing world. This study starts by questioning how racial status informs volunteer/volunteer tourist interactions, both with locals and with other volunteers, in a global context. In‐depth interviews with 23 missionaries, teachers, and volunteers from the United States and Canada reveal that (1) international volunteering is largely motivated by romantic and exotic understandings of the Global South and (2) in spite of a stated interest in cultural immersion, participants’ notions of their whiteness guided their perceptions of Hondurans and their actions as they sought out and retreated to white spaces protected from Honduran influence. These findings further the work of those who have argued first world travelers have homogenized spaces on reserve, by demonstrating that whiteness can be the basis for the construction and maintenance of protected spaces in predominantly nonwhite countries.  相似文献   
63.
北京外国人社区生活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和社会取得了长足发展,来京的外国人逐年增多。调查显示,外国人对所在社区评价总体比较高,但他们的评价也因年龄、性别、来源地、滞留时间等不同而略有差异,他们参与社区活动的意愿与选择也并不相同。居住在北京城市社区的外国人对所在社区的审视为我们展现了一个由外向内的独特评价视角,这对于我们构建和谐社区、提升社区服务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4.
青海民俗文化的发掘与青海旅游业的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青海拥有丰富的人文旅游资源,尤其是民俗旅游资源种类繁多、民族个性鲜明,是青海旅游业赖以发展的重要基础。本文对青海民俗旅游资源进行了简单的分类,提出了开发中的一些思路,旨在说明,促进青海旅游业健康发展,必须挖掘青海旅游文化之内涵。  相似文献   
65.
清代满族人的汉语北京方言表达能力升至高水准,满族作家在文学创作中运用的"京腔"艺术性语言,也跟进于本民族的语言拓展,标示出高水准。清初满族刚刚登上汉语文坛不久,他们的诗人即一反中原文学引经据典、高深莫测之传统,蹊径独辟,是以天然、浑朴、俗畅、晓白著称;在中国文学的发展中,最能代表满人文学成就者,非满族小说莫属,其一以贯之的长处,也首推语言,曹雪芹《红楼梦》、文康《儿女英雄传》,以及清末大量涌现的满人京语白话小说,还有子弟书、八角鼓等俗文艺,无不引领中国近代早期白话创作风骚,开启现代"京味儿"文学先河之功用价值。  相似文献   
66.
试论民族社区文化旅游开发的若干原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进行民族社区的文化旅游开发时,应该坚持以民族社区居民为本的宗旨,以实现民族社区的人口、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为此,在进行民族社区文化旅游开发时,必须坚持社区文化建设原则,居民参与原则,普遍受益原则,以及伦理原则.这四项原则既直接关系到民族社区文化旅游开发能否持续进行,也关系到民族社区文化旅游开发能否最终促进民族社区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7.
试论少数民族对北京传统民俗文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辽代开始 ,北京逐渐成为北方乃至全国的政治、军事和文化中心 ,也成为边疆少数民族文化与中原汉族文化的交汇之地。北京的传统民俗文化 ,特别是服饰、饮食、居住、竞技娱乐、岁时节日等民俗文化 ,都曾深受少数民族 ,尤其是蒙、回、满等民族文化的影响 ,是多元一体中华民族文化的结晶与代表。  相似文献   
68.
敖鲁古雅鄂温克族乡经济发展的战略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敖鲁古雅鄂温克族乡是我国最后一个移民乡和惟一一个驯鹿养殖基地。特殊的地理环境,独特的民族文化和生产方式,决定了其经济发展必然走驯鹿产业化和发展原生态旅游业之路,发挥城乡边缘区的补充功能,借区域经济发展之力,发挥自身的资源优势,以实现经济的快速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9.
拉萨市旅游业在起步后的20多年间保持了较快的发展速度,使旅游业已经成为拉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支柱产业。青藏铁路的建成通车,将进一步推动西藏旅游业的迅速发展,“十一五”期间,拉萨市将向生态化、国际化的旅游名城迈进。  相似文献   
70.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式保护框架   总被引:30,自引:0,他引:30  
鉴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殊性,单纯的记录、保存和隔离的做法,不能有效地保护。本文提出引进旅游市场机制,调动政府、商家、学者和文化主体的积极性,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现实生活中找到生存的土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