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0篇
  免费   42篇
  国内免费   6篇
管理学   28篇
民族学   9篇
人口学   28篇
丛书文集   54篇
理论方法论   24篇
综合类   575篇
社会学   68篇
统计学   1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30篇
  2016年   33篇
  2015年   32篇
  2014年   44篇
  2013年   43篇
  2012年   47篇
  2011年   63篇
  2010年   56篇
  2009年   51篇
  2008年   50篇
  2007年   36篇
  2006年   51篇
  2005年   37篇
  2004年   41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5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外贸出口企业在一些特殊情况下防范履约风险的措施是 :首先 ,应在合同中订立不可抗力条款以防范风险的发生 ;其次 ,还应投保卖方利益险和出口信用险以弥补因买方拒付、拒收给出口企业造成的损失。另外 ,出口企业在与外商签约时尽力争取对己有利的CIF贸易术语成交和信用证结算方式支付 ,以此把风险损失降到最低程度。  相似文献   
52.
山东省是中国农业大省,山东省农产品出口额占全国农产品出口总额的四分之一左右,连续十二年来一直稳居全国第一.山东省农产品出口以水产品、蔬菜、水果、畜产品和食用油籽等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出口市场主要有日本、东盟、韩国、美国和欧盟.出口市场占有率、显性比较优势指数、产业内贸易指数显示,山东省农产品整体具有较强竞争力,以产业内贸易为主,贸易互补性强.在山东省五大主要出口农产品中,水产品和畜产品以产业内贸易为主,水果和食用油籽以产业间贸易为主;水果、蔬菜、水产品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畜产品和食用油籽国际竞争力优势不明显.  相似文献   
53.
利用2001-2009年中国30个省分分国别(地区)的出口贸易数据,采用空间探索性数据分析方法分析了各国及地区在我国的出口贸易空间格局,发现各国(地区)在我国的出口贸易中表现出较为显著的空间相关性。进一步,本文构建了考虑空间滞后因子的引力模型实证分析了文化差异和运输距离对我国各省分国别(地区)出口贸易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我国邻省出口对本省的空间溢出效应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增强;而邻省与本省在出口伙伴国选择上的“竞争效应”并不明显;文化差异在各国及地区在我国各省的出口贸易中所起的限制性作用表现突出;而陆运距离对各省分国别(地区)出口贸易的负向影响要明显大于海运距离,且随着时间的推移有不断扩大的迹象。  相似文献   
54.
根据UN Comtrade数据库中贸易数据,采用恒定市场份额模型,对1997—2012年期间新西兰向中国农产品出口增长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中国进口需求的增长是新西兰对中国农产品出口大幅增长的主要原因。在中国-新西兰自由贸易区建立后,增长效应对出口增长的带动作用明显减弱,商品效应和整体竞争效应贡献率有所回升,表明中国-新西兰自贸区建立后新西兰向中国出口的农产品结构有所优化,且在中国市场的整体竞争力提高;不同种类的农产品影响新西兰向中国出口农产品贸易额增长的因素有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55.
    
实现对外经贸发展水平的进一步提升,是北京市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方向.利用1986-2012年北京市出口需求与消费、投资需求的相关数据,通过VAR模型探讨了出口需求变化与内需变化之间的因果关系,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实证模型估算其影响效应.结果表明:北京市出口需求变化影响内需增长,主要表现为出口需求的变化影响居民最终消费需求,出口需求每增加1%,居民最终消费支出水平提高0.029 8%;另外,汇率、对外开放政策对于北京市内需的扩大有积极正向的影响.最后,文章探索了调整出口需求和扩大内需的有效方式,为北京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提供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6.
近期部分学者发现的中国企业出口“生产率悖论”问题,可能是加工贸易比重过高导致的。为此文章选择加工贸易比重较低的辽宁省作为检验对象,对2003~2008年间持续存在的2644家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数据进行面板数据分析,发现“生产率悖论”在该地区并不存在,高生产率是企业出口的决定因素,同时所有制性质、企业规模、市场进入成本等也会影响出口。针对人均利润、人均应收账款等方面的对比还发现,国内信用制度较差、交易成本过高也可能导致了中国企业“被迫出口”。  相似文献   
57.
随着全球新能源产业的发展,中国的光伏产业发展迅速。中国已成为光伏产品的出口大国,但由于核心技术缺乏等原因,目前仍无法成为出口强国。以近六年光伏产品的出口数据为基础,运用CMS模型进行分析,指出中国光伏产品出口存在的不足以及波动的影响因素,为切实提高中国光伏产品的出口竞争力,优化出口市场结构,实现中国光伏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58.
文章针对邯郸市出口商品结构自身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优化措施和方法。企业应立足于国际市场,转变观念,实行对产品的深加工,提高产品的附加值。  相似文献   
59.
中韩出口商品结构比较及其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上世纪后半叶 ,韩国经济飞速发展 ,成为发展中国家实现经济起飞的样板。而其迅速高级化的产业结构和出口商品结构成为韩国经济持续发展的有力支持。通过对中韩两国的出口商品结构的分析以及变动 ,从实证的角度分析各自的比较优势及其变化 ,可以提出中国优化出口商品结构的主要对策。  相似文献   
60.
王炜民 《阴山学刊》2001,14(4):35-39
刘乃和先生执教五十多年,将毕业精力都献给了祖国的文化教育事业,"为师忧道不忧贫"是她发自肺腑的心声,也是她一生的真实写照.刘乃和先生勤勤恳恳,兢兢业业,执著追求,默默奉献,淡薄名利,奖掖后学,甘于清贫,乐观豁达的不朽精神,值得所有"为师"者学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