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8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3篇
管理学   4篇
民族学   9篇
人口学   7篇
丛书文集   39篇
理论方法论   21篇
综合类   238篇
社会学   62篇
统计学   8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42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1篇
  197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81.
美式英语与英式英语在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差别 ,且这些差别都在不断的变化之中。继承、创新、隔离是语言变化的三要素。通过典型的例证 ,分析了美式英语与英式英语在词汇、用法、拼法等方面的差别及产生这些差别的原因。同时 ,对于地域、时间、行话、俚语等原因引起的语言差别及其变化 ,也作了简要的分析。  相似文献   
382.
本文概述了英属北美殖民地人权思想的主要内容、基本特点、形成途径 ,阐明了作为上层建筑的人权思想是北美殖民地经济、政治、文化斗争的产物 ,它对后来美国人权理论和政策予以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383.
英语被认为是国际语言,其重要性和影响力不言而喻。由于使用英语的国家的历史背景、地理环境及社会发展等各不相同,英语形成了多种变体,其中美国英语是英语最重要的地域变体。文章从美国英语和英国英语词汇产生差异的原因入手,进而着重从语义的角度分析和探讨二者在词汇上的差异,最后指出这种差异在英语词汇教学上的意义。  相似文献   
384.
在《文学生涯》第14章中,柯勒律治将想象力描述为各种对立因素的均衡与协调。而这一论述几乎成了英美现代诗论的经文,不仅托.斯.艾略特、理查兹曾多次引述过,而且新批评派的核心人物也倍加青睐。在某种意义上说,他们对这段论述所作的阐发和引申,恰好从一个侧面说明了英美现代诗论与浪漫主义批评之间深刻而复杂的联系。  相似文献   
385.
以2004年全球最有价值的100大品牌中美国和英国的63个品牌名称为例,从字母数、音节数和起始音等三个方面分析英语品牌名称的基本特征。他们的语音特征为:英语品牌名称多以4~9个字母构成,2~3个音节者居多,且名称起始音多为辅音特别是塞音、擦音和双唇鼻音。这些特征的形成,不仅有其语音学原因,而且有其心理学原因。  相似文献   
386.
任何一种品牌都与文化本身有着不可分割的密切关系。特别是对于现代国际品牌商标来说,它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本土社会发展现实,是特定地域背景下文化的结合体。对于一种产品商标来说,它不仅仅是产品本身属性的有效标记,同时更代表了一种文化,是独特背景下人们思维形式、社会状态、文化要素、思想价值的生动呈现。现代国际品牌商标建设过程中,必须要强化英美文化元素的渗透和融合,从而不断提升国际品牌商标的高附加值,让国际品牌商标本身具有较强的经济意义,带来更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文章重点围绕现代国际品牌商标中英美文化元素进行有效探析,并为如何促进现代国际品牌商标建设指明思路。  相似文献   
387.
鸦片战争前,广州和澳门成为英国来华人士的商贸中心和居住地,政治外交?商贸往来?文化交流?生活后勤等各种动因促使了英国客邮的萌芽与发展?与此同时,英国客邮邮资的变动与中英邮路的变化?英国邮政的扩张?珠江流域民信局的萌芽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它不仅反映了英国在华客邮逐渐发展壮大的过程,而且揭示了中英贸易关系的深层次变化?  相似文献   
388.
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进程和大国的崛起,当代英国小说中的中国人形象塑造经历了深刻变化,传统西方霸权话语下的中国人形象正逐渐被一系列中国人新形象取代,超越了西方传统中国人形象固有的两极化模式。20世纪下半叶西方非虚构写作的兴起和繁荣也促使一些当代英国作家转向非虚构小说创作,非虚构小说中的中国人新形象书写异彩纷呈,展现出继承、批判和超越三个维度。通过结合这一书写梳理国内外学界在该领域的研究现状和动态,分析其特点和存在的问题,探讨未来研究的方向和趋势, 为构建中国特色的中国形象逻辑话语体系提供思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