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管理学   2篇
丛书文集   13篇
综合类   62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自大学四、六级考试实施以来 ,考生拿到的成绩通知单仅为一个总分。许多考试未通过的学生 ,复习时常常眉毛胡子一把抓 ,忙了一学期 ,再考试 ,结果仍然是不及格。针对此情况 ,笔者通过问卷调查 ,运用反拨效应理论对问卷结果进行分析 ,认为四、六级考试公布单项成绩十分必要 ,且价值不小。  相似文献   
52.
通过心算这一典型的知识作业进行脑电实验,分析反应时不同的被试在脑地形图以及功率谱上的区别,探讨了用心智操作脑电方法研究知识型作业胜任力的可行性。结果表明,胜任力水平不同的被试在脑区激活上表现出差异,快组有更大程度的额叶激活。同时,在α(8~12.8 Hz)频带功率值两组表现出明显的差异。对于快组,其功率小于慢组的功率。  相似文献   
53.
大学英语教学中文化因素导入不当及处理欠佳造成教学达不到预期目的。在论述语言和文化的层级性及大学英语文化教学原则的基础上,结合大学英语学习的阶段性特点,提出了循序渐进的大学英语文化因素教学策略,以期有助于提高大学英语文化教学质量,实现大学英语教学的预期目标。  相似文献   
54.
本文从大学英语教学的现状出发,论述大学英语教学与四、六级考试的关系,提出在新形势下,大学英语教学实践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55.
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的后效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探讨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的后效作用:一方面,四、六级考试考核大学生是否达到《大学英语教学大纲》所确定的各项目标,推动英语教学改革,提高英语教学质量,其正面效应是其他外语考试无法比拟的;另一方面,四、六级考试对我们大学英语教和学造成一定的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56.
根据专门用途英语(ESP)的广义定义,较为详细地探讨了ESP的核心理念及其先进性,强调ESP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并由此得出我国高校大学英语教学急需从通用英语向专用英语转型的结论。同时探讨了认知上的一些误区会对推行ESP产生负面效应,在分析导致我国大学英语教学转型所面临的问题和困难的原因后,提出了关于加快转型的若干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57.
对大学英语新四、六级考试及网考实施的后效研究发现,新四、六级制度及题型对英语学习行为及策略产生正面影响的同时,大部分学生对新四、六级考试制度及题型改革的意义及目标并不明确,对网考所体现的英语测试任务的综合性和互动性显示出一定的忧虑。大学英语新四、六级考试对不同分数段学生的影响存在很大的差异性。因此,大学英语教师应成为保证四、六级考试有良好后效的主体,有必要建立起除四、六级考试以外的大学英语学习评价体系,关注四、六级考试在低分组学生中产生长期的不良的后效,从而确保新四、六级考试及网考对大学英语教学发挥更多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58.
本文对学生的口语状况及造成交际能力差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研究了口语考试的形式、特点以及评分标准,旨在通过口语测试的正面反拨效应调整外语教学,提高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59.
I apply context-emergent turnover (CET) theory to investigate how different organizational characteristics moderate the effect of executive turnover on firm performance. I suggest and investigate different organizational characteristics as contextual factors. I find that executive turnover reduces future sales and employment growth, and show that three organizational characteristics (the firm's age, top management tenure, and employee tenure) moderate this effect. These results contribute to our understanding of the role of context in moderating executive turnover. Previous studies that examined the performance effects of executive turnover have often struggled to prove the causality between this event and a firms' post-turnover performance conclusively. The problem is that executive turnover is often correlated with a firm's current performance and expected future challenges. I address this endogeneity problem by exploiting the exogenous variation in firms' performances following 516 top managers' unexpected deaths. I use a matched sample to investigate which organizational characteristics that mitigate the negative effect on the firms' subsequent performances resulting from these executive turnovers. I obtained this sample randomly from a comprehensive dataset containing yearly observations of all Danish firms from 1995 to 2007.  相似文献   
60.
在20世纪70年代错误分析理论产生之后,各种类型的错误分析研究便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本文以南昌大学大二理工专业高水平英语班级学生为研究对象,以大学英语四、六级新题型段落翻译为实验形式,目的是分析在这种新题型中学生容易出现的典型汉译英错误,并在教学中进行纠正、完善和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