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0篇
民族学   2篇
丛书文集   3篇
理论方法论   3篇
综合类   16篇
  2021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6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潮州湘子桥历史悠久,结构独特,是潮州最重要的历史文化地标。湘子桥的建造体现了治潮官员执政为民的政治理念,桥梁独特的结构跟韩江航运的历史息息相关,"湘子"之名体现了潮人浓烈的崇韩情节。潮州湘子桥在潮州的历史发展中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骆驼祥子》是老舍先生的代表作之一,曾以不同的版本与语种面世,产生了很大影响。本文拟从出版史与接受史,即从作者、读者(主要是评论者)的角度来考察这部著作被传播、被修改与接受的过程,揭示它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命运与地位。  相似文献   
13.
“殊途同归”似乎是一个能概括《骆驼祥子》和《米》中两位主人公个人命运历程的绝好的词语。尽管二人当初都来自农村,最后也都在城市的挤压下不得善终。但其间两人所走的道路完全不同,甚至大有背道而驰之势。这两种不同的艺术抉择出于作者在写作立场上不同的创作隐衷。历史视角的不同是二者差别的深层原因。坚守民间立场的老舍,目光总是向外观望,呈现出一种外向的历史视野。而苏童的目光则向内投射,呈现出一种内向的历史视野。  相似文献   
14.
小说以大众阅读为目的,同时蕴涵许多文化特质。小说的可读性和文化传递性导致其翻译中的一对矛盾:适应目标读者的改变与忠实传递文化特征。拟从功能的角度分析这一矛盾,通过分析比较《骆驼祥子》两个英译本,认为以“目的”为中心的方法对解决该矛盾行之有效。  相似文献   
15.
从精神分析学的视角分析祥子与虎妞、小福子、夏太太3个女性人物的情感纠葛以及祥子面临她们时截然不同的心理结构,并透析祥子心域中力比多投射、反向表现、阿尼玛原型及其集体无意识、认同与对象丧失性认同等心理运动、演变的过程和发展态势,是解读祥子人格异化、呈现人类心理发展某种趋势与规律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本文在穷尽性定量分析的基础上,运用对比分析的方法,对<金瓶梅词话>和<骆驼祥子><围城>中的"使"字句进行了细致的描写,并尝试探求明朝末年到现代这一历史时期"使"字句的发展轨迹.  相似文献   
17.
潮州在历史上是粤东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潮商的发源地,商业文化开发早、底蕴厚。潮州的崛起和发展与韩江、与湘子桥息息相关,湘子桥的选址和结构都具有浓烈的商业文化意蕴。湘子桥桥市文化规模大,幅射面广,延续时间长,在世界桥文化史上占有独特地位。关于湘子桥商业文化的研究,可以为当代城市商业文化的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著名的驼峰航线,系指抗日战争时期自印度东部的阿萨姆邦,飞跃“世界屋脊”喜马拉雅山脉(驼峰),直达中国昆明及战时陪都重庆的空中航线,主要输送国际援助物资并供应陈纳德指挥的美军第14航空队战略物资军需品。这条航线的开辟,曾对中国战场产生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骆驼泉传说:撒拉族的历史记忆与族群认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海省循化地区普遍流传着关于撒拉族起源的骆驼泉传说。本文试图通过对传说的梳理和解读,结合相关的撒拉族史料,说明骆驼泉传说是撒拉族的根基性情感记忆,是撒拉族族群认同的基础。同时,以由传说演变而来的骆驼戏的兴盛、中断和复兴为例,探讨族群集体记忆的变化。  相似文献   
20.
洋车夫是中国现代文学创作中较早出现的劳动者形象,老舍笔下洋车夫祥子的人生道路的坎坷更多地来自于其自身的思维和行为方式.他虽身处城市底层深受压迫,却不在新的生产关系之内,所以,这是个失去土地,又以小生产的观念在都市里挣扎并走向心死者的悲剧.作品最感人的地方,是阅读后所留下的谁能救救祥子的呼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