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526篇
  免费   919篇
  国内免费   181篇
管理学   343篇
劳动科学   6篇
民族学   465篇
人才学   2篇
人口学   483篇
丛书文集   2919篇
理论方法论   1106篇
综合类   15354篇
社会学   953篇
统计学   995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104篇
  2022年   164篇
  2021年   167篇
  2020年   292篇
  2019年   216篇
  2018年   220篇
  2017年   301篇
  2016年   299篇
  2015年   405篇
  2014年   1113篇
  2013年   1336篇
  2012年   1281篇
  2011年   1483篇
  2010年   1266篇
  2009年   1257篇
  2008年   1289篇
  2007年   1586篇
  2006年   1619篇
  2005年   1485篇
  2004年   1494篇
  2003年   1503篇
  2002年   1256篇
  2001年   1048篇
  2000年   642篇
  1999年   171篇
  1998年   125篇
  1997年   103篇
  1996年   55篇
  1995年   51篇
  1994年   46篇
  1993年   23篇
  1992年   22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21篇
  1984年   16篇
  1983年   13篇
  1982年   27篇
  1981年   24篇
  1980年   7篇
  1979年   9篇
  1978年   12篇
  1977年   2篇
  1976年   2篇
  197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 毫秒
991.
近代中国的落后,使得中国饱受列强的欺凌,先进的中国人掀起了爱国自救运动,与此同时,清政府的上层统治者也在审时度势推行"清末新政",其对中国的文化与经济发展起到重大作用.  相似文献   
992.
本文结合学习江泽民"三个代表"思想的体会,论述职业道德建设与发展先进文化的密切关系,并结合医疗系统的具体实际,论述职业道德建设的重要性及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993.
人类知识的积累始终遵循"从已知领域扩展到未知领域"的认识规律,因此文章强调要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就必须在课堂教学中贯彻这一认识规律.作者通过课堂教学的实践,从因材施教、由浅入深、从个性到共性、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及一桶水和一碗水的关系等五个方面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994.
老子的道代表了人类的终极关怀。老子最突出的贡献就是使道获得了本原、本体和社会人生终极依托的内涵,在中国文化中建构了一座道的丰碑。道具有实有无形、超言绝象、混朴虚静、兼赅有无、独立永恒、自然无为的特征,是一个十分特殊的存在,而非一般的物质或精神实体。它不仅在现代物理学面前表明具有很高的科学价值,而且蕴涵着丰富的社会人生价值,对现代人克服虚无主义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995.
亨廷顿"文明的冲突"理论一发表,在世界上就引起了很大反响.从一定意义上来说,杜维明的"文明对话"观是对这一思潮反映的产物.杜维明的"文明对话"观主要包含三个方面作为当代新儒家的主要代表,他通过对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的批评,揭示了文明对话的时代内涵;第二,他主要借助于雅斯培尔斯"轴心时代"理论,通过时启蒙反思和多元现代性论域的开展,论证了新轴心时代文明对话的可能性和必要性;最后,主要讨论文明对话的三种形态,指出新轴心时代文明对话的一些基本预设.  相似文献   
996.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高校中青年干部素质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世纪背景,高等教育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地住作用和历史使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加快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导向,我国高校领导干部正处于整体性新老交替的重要时刻都共同要求在过硬的思想政治素质,良好的个性品德修养,广博的学识水平与宽广的视野,求实创新的工作作风和一定的工作能力与较强的协作意识方面,全面提高高校中青年干部的素质.在培养过程中尤其要注重解决政治方向,终身学习观念,理论联系实际作风等三大问题.  相似文献   
997.
在张爱玲以上海为背景的小说中,弥漫着浓郁的“都市风情”。张爱玲从女性的视角和生活环境出发,重视人与景、人与物的联系。她长于在小说中对上海的街巷、公馆(公寓)的堂屋、阳台等的点染描绘。这些小景色、小环境往往成为她小说中人物重要的活动场所。她笔下的人物与环境融为一体,相互补充,相互映衬,构成了上海都市风情的重要内容,也显示了张爱玲卓越的艺术才情。同时,张爱玲善于营造世态人情氛围,从而为她的“都市风情画”注入了日常生活气息。  相似文献   
998.
本文以企业实施全员竞聘的意义为出发点,论述了企业实现“抵震荡、高效益”全页竞聘过程中各环节需要注意的关键问题,并指出在全员竞聘过程中应处理好的六大关系。  相似文献   
999.
自由的虚无——萨特的虚无思想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虚无是萨特哲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是萨特自由观的哲学基础.在萨特哲学中,存在是先于虚无的,虚无是从自在存在中获得自身的,是一种借来的存在.但自在的存在没有任何意义,只有通过虚无去消解这种存在,才能在存在的缝隙里发现世界的意义与价值.人的本质是虚无,是自为存在.但人又不满足这种不稳定的虚无与自为存在,力图成为既充实又自由的存在,这却是不可及的,人生就是这种"无用的激情".正因人本是虚无,位置、过去、工具、他人、死亡这些实有的存在并不能限制作为本质虚无的人的自由,人注定具有无限的自由.  相似文献   
1000.
屈原骚怨心境的生成源于"信而见疑,忠而被谤"的处境,其"骚(忧)"有二:得不到国君信任之"忧",找不到志同道合者之"忧";其"怨"亦有二:楚王昏聩之"怨",群小谗陷之"怨"。诗人以神话思维方式,运用多种艺术手段抒写内心的骚怨情怀,这种思维方式的运用与诗人所生活的楚地盛行巫风、巫文化有关。骚怨心境驱使诗人进行审美创造活动,诗人的骚怨心境在审美创造活动中得以宣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