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6篇
  免费   42篇
  国内免费   10篇
民族学   12篇
丛书文集   142篇
理论方法论   24篇
综合类   620篇
社会学   1篇
统计学   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61篇
  2011年   78篇
  2010年   53篇
  2009年   46篇
  2008年   48篇
  2007年   54篇
  2006年   68篇
  2005年   63篇
  2004年   55篇
  2003年   39篇
  2002年   45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21.
黄万华 《南都学坛》2007,27(5):53-56
陈大为以教学、研究、创作"三栖"的状态表明着他作为新生代意识的阐释者的地位,他往往以"先发制人"的理论、挑战的姿态去揭示抑制在现行文学秩序深层的盲视,又"后发制人"地以自身的创作实践拓展颠覆既存意识形态的潜能。他的诗更以其反僵化的突围意识、"边缘"的移民史观和创作主体性、对"诗的故乡"的呵护等,呈现出南洋新生代的创作追求。他的典律构建视野的扩大,更意味着文学史将接纳新生代,而且是以改变自身的根本性格局来接纳他们。  相似文献   
22.
"三元"说是陈衍针对今人强分唐宋诗与扬唐抑宋的诗学观所提出的诗学纠偏策略.它以三元皆盛之论,将唐宋诗并列,同时又立足于宋诗,特别以杜、韩、黄为重心,突出宋诗对唐诗的创变与突破,从而确立宋诗地位与特征,对扬唐抑宋诗学观进行纠偏.这一诗学之根本,不在纠缠于诗歌诗艺形式上的高下判别,而关注内容精神之追求.以提倡变风变雅、振兴诗教为旨归,寄寓着关注现实人生的重要的诗学思想.  相似文献   
23.
北平辅仁大学作为一所私立天主教大学,在北平沦陷之后弦歌不辍,讲诵如恒,并得以发展。学校师生与日伪周旋,抗敌不屈,延续民族文化生命,抵制日伪奴化教育,因此赢得了"抗日大本营"的赞誉。  相似文献   
24.
陈鹤琴“活教育”思想是在批判民国时期旧教育基础上提出。通过对比分析法评析新旧教育之差别,可以看出“活教育”思想具有以下特点:树立以幼儿为中心的儿童观;注重行为习惯的养成;采取以“做”为中心的教学方法;采用分组教学、集体研讨的教学策略丰富幼儿的情感体验;为幼儿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陈鹤琴“活教育”思想对当前的教育理念、教育方式等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25.
论陈独秀的妇女人权保障思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独秀对妇女人权的保障极为重视,提出妇女必须解除封建礼教的束缚,以摆脱精神枷锁.解除残害妇女身心健康的"六项枷法",以获得身体上的解放.反对将"孔教"写入宪法定为"国教",主张用法律保障妇女的人权.妇女必须抛弃依赖思想,自食其力,以获得经济上的独立地位.妇女没有人权的根源在于私有财产制度,只有联合起来,参加革命斗争,推翻封建专制统治,建立社会主义,才能享有真正的人权.  相似文献   
26.
1915年,日本对华提出旨在灭亡中国之“二十一条”要求,中国人民作出了广泛深入的反应。陈景韩作为晚清民国名报人,是新型知识分子的代表。这期间其围绕“二十一条”交涉在《申报》上刊载近140篇时评文章,倡扬其救国理念及目标。其救国理念虽有朦胧不清晰之特点,但偏向理性,启蒙意义不可低估。  相似文献   
27.
20世纪30年代初的女作家沉樱从自身的婚恋生活经验出发,对五四时期现代家庭生活作出新的体察和揭示,客观地描摹出一些新女性在满怀希望走进婚恋生活后内心所感受的空寂与焦虑,同时也大胆地表现出这些女性对于自我欲望的发现与表述。  相似文献   
28.
新中国60年的经济发展历程,从财政史的角度看,经历了一个由建设型财政向公共型财政转变的过程.在1949~1984年建设型财政时期,陈云为遏制政府投资饥渴症,力求实现财政平衡和改善积累与消费的关系做出了重要贡献,其思想和实践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9.
文章通过陈光标事件分析了中国慈善公益观念在动机、方式上的冲突,并指出这些强烈的冲突源自传统慈善观念、计划经济时期慈善观念和西方公益慈善观念的冲突。最后,指出应该鼓励更多资金进入公益领域,对通过公益慈善获得合理的社会声望应该加以认可,并进行丰富公益慈善方式的探索。  相似文献   
30.
遗民画家陈洪绶与贰臣文人周亮工,以文字定交明末,并由对彼此才艺的知赏,加之思想的相通,终成莫逆交,至死不渝。梳理辨析二人交游事迹,对于我们了解明清之际文人人格心态,及遗民与贰臣两大群体的为人处世与艺术创作不无裨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