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2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8篇
管理学   12篇
民族学   7篇
人口学   6篇
丛书文集   123篇
理论方法论   38篇
综合类   430篇
社会学   75篇
统计学   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42篇
  2012年   56篇
  2011年   57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48篇
  2008年   62篇
  2007年   50篇
  2006年   43篇
  2005年   48篇
  2004年   42篇
  2003年   40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51.
柳经纬 《社会科学》2006,(10):92-99
在传统的民法里,婚姻家庭关系、劳动关系和土地财产关系的调整,均属于民法的任务,但在前苏俄民法里,这些社会关系的调整都脱离民法而呈独立状态。新中国成立后,由于承袭前苏俄的法律观念,也将这些社会关系的调整从民法中剥离出去;改革开放以后,这些社会关系的调整逐渐呈现出不同程度回归民法的趋势。  相似文献   
52.
由于温切斯特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在内战时期温切斯特成为国王阵营和议会阵营之间激烈争夺的地方之一。在1642年至1644年间,温切斯特在议会军和王军之间几易其手,最后被克伦威尔攻下。从短期来看,内战给温切斯特的经济和社会生活造成了极大的破坏。经济的停顿造成温切斯特政府的收入来源中断;在政治上,政府管理机构瘫痪,在处理由内战带来的社会问题上表现出非常无能。然而,从长远来看,它对城市产生的影响却是积极的。在王朝复辟时期,国王查理二世很关注温切斯特城市的建设和发展,这大大促进了温切斯特在之后的世纪里的复苏和发展。  相似文献   
53.
村民自治制度的实施对中国农村市民社会形成的促进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市民社会是与政治国家相对应的概念,是社会发展过程中不可逾越的阶段。加快国家与农村社会关系的整合,培育出具有相对自主性的农村市民社会,是推动我国现代化进程的必然要求。我国广大农村地区日益普及的村民自治制度是政府与社会良性互动的结果,与传统的农村管理体制相比较,它的实施推动了农村社会解构,在广大农村地区逐步培育出相对独立的社会、相对独立的个人、相对独立的社团和组织,为农村市民社会的形成和发展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54.
中国平滑式体制转型是从所有制结构调整启动的,然而非公有制经济在原计划经济体制时期是受排斥的,那么改革初期为什么会在所有制结构的发展方向上出现180°大转弯呢?详细考察历史,我们可以发现所有制结构调整改革是在当时的就业压力下发生的,1978-1979年,由于知青集中返城使本来已经相当严峻的就业形势压力更大。为了解决失业问题,政府提出“三结合”的就业方针,这一适应性的政策调整行为启动了所有制结构改革,从而使城镇民营经济得以应运而生,所有制结构这个传统计划体制的核心和最难触动领域的改革取得了突破。这一实例反映出平滑式体制转型启动的经济学原理:改革突破口选择的最大压力原则,沿阻力最小化路线推进的边际改革原则和让生产者即期获益的速效原则。  相似文献   
55.
陶庆 《文史哲》2005,19(2):141-149
学界对于“市民社会”与“公共领域”之概念工具存在理解歧义与混用,“市民社会”与“公共领域”两者均超越了中国化国家与社会之间互动关系的特殊国情,“资产者公共领域”可能是更实际的学理研究路径。在国家与社会互动关系的领域中间,是一个广泛、深邃的市民社会转型地带,并呈递进式状态,朝着市民社会的终极方向演进。当代中国的国家与社会之间互动关系的学理研究角度应是民间商会基础上的“资产者公共领域”,而非公共领域甚至市民社会。  相似文献   
56.
两种审美主义变体及其互渗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一川 《社会科学》2006,9(5):178-185
审美主义是中国审美现代性进程不可或缺的一副颜面,其双重源头即日常式审美主义和思辨式审美主义。周作人和宗白华两人可以分别视为两种主义在中国的代表。中国审美主义带着中国语境的深深印记,实际上呈现为两种变体——精英审美主义和市民审美主义。这两种审美主义变体之间不存在绝对的界限,而存在独特的互渗性关联,构成了中国现代审美主义传统的一个显著特征。  相似文献   
57.
中国人民救济总会是新中国建立初期由政府组织成立的、具有过渡性质的、特殊的民间组织。在国内,救总负责团结、领导全国从事救济福利事业的团体和个人,协助政府组织群众进行生产劳动;在国际上,救总作为一个群众性质的救济组织,代表中国人民向朝鲜、越南、印度、日本等国家遭受自然灾害、战争灾难的人民提供救济。在建国初期特殊的历史背景下,救总既为国内赈灾救济事业做出了非凡的成就,也是新中国的民间对外交流窗口。  相似文献   
58.
在清代,广义上的家产既包括了族产,也包括了个体家庭私产,有关家产的争夺主要围绕族人侵占族产,以及兄弟分家析产和绝户家庭的立嗣问题展开,同时侵夺寡妇产业也占有一定的比例。导致这一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清代人口压力日趋增大,资源日趋短缺,道德和宗族的约束力减弱,而归根结底还是在于争产者的贪婪。  相似文献   
59.
我国民事再审新证据的立法层次不高,规定不甚明确,导致司法人员理解差异较大,适用时掌握标准不统一。类似案件的裁判结果出现差异,有损裁判的公信力和司法权威。司法实践中应当适度从宽掌握认定新证据的标准,科学合理地界定再审新证据。  相似文献   
60.
无近亲属或近亲属不明的受害人被伤害致死,其生前所欠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住宿费的债权人,得向加害人行使具有物权性的追偿权;有权接受其遗产者得提出误工费、死亡补偿费赔偿;料理死者后事者享有丧葬费等费用请求权;与受害人间无法定权利义务的扶养人、被扶养人有权享有属于遗产部分的请求权.死亡赔偿是加害人必须承担的责任,国家接受死亡赔偿具有正当性,民政部门作为请求权人具有妥当性.立法建议民政部门接受赔偿后,代为支付上述费用后,所余归国家所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