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98篇
  免费   40篇
  国内免费   17篇
民族学   10篇
丛书文集   246篇
理论方法论   37篇
综合类   1160篇
社会学   1篇
统计学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35篇
  2014年   71篇
  2013年   38篇
  2012年   103篇
  2011年   127篇
  2010年   93篇
  2009年   82篇
  2008年   95篇
  2007年   104篇
  2006年   114篇
  2005年   117篇
  2004年   119篇
  2003年   93篇
  2002年   89篇
  2001年   62篇
  2000年   30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依据三家《诗》研究的成果,可以分三个部分全面探讨《鲁诗》在先秦时期的形成渊源及其特色:一、通过《毛诗》、《鲁诗》与《左传》中的“引诗”相对照,说明《鲁诗》最接近先秦诗义古貌;二、从《鲁诗》诗说本身的特色,揭示班固“鲁最为近之”之说;三、从仅有的保留材料中,分析《鲁诗》诗篇、诗句存在的原始状态。  相似文献   
62.
阿Q与王龙分别属于鲁迅和赛珍珠笔下的人物,文章从剖析两位人物形象着手,探讨两位作家在人物塑造和对人物本质的把握方面的相似性,并通过对两位作家生活经历和思想背景的比较,提出自己的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63.
鲁迅与扬州学派有着或显或隐的渊源关系.鲁迅的金石学研究,得益于王念孙的音韵训古;鲁迅轻儒重墨,在一定程度上也受启于汪中,或与汪相契合;鲁迅研究古小说,与焦循的戏剧理论相关联;而阮元对自然科学的重视,他的金石著录,他的文学观点,都曾为鲁迅所关注,在鲁迅的思想与著述中留有印痕.  相似文献   
64.
《陆机集》的用韵情况和以“阳夏四谢”为代表的魏晋语音的用韵情况有所不同 ,主要表现在韵部出现了分化合流的情况。可见《陆机集》的用韵具有从汉代到魏晋语音衍变的中间过渡音的地位  相似文献   
65.
鲁迅站在人类本位的高度认为父子关系是一种自然的伦理关系 ,是平等的。父母对子女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在教育儿童方面 ,他也有独到的见解。这些见解在今天仍然具有很大的启发和教育作用  相似文献   
66.
鲁智深是《水浒传》中的著名人物,他身为和尚却并不遵守佛教的清规戒律,最终却修成正果,似乎不可思议。鲁智深的成佛,既有佛教的理论依据,又是由其本身的佛性所决定的。佛教的理论依据,如佛家的"禅非坐卧"、"呵佛骂祖"和"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等思想。"率性而为,不拘小节"、"无性"大境界和"侠骨佛肠"等,则是其佛性的具体表现。  相似文献   
67.
鲁迅与森鸥外作为各自民族的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却在小说创作上表现出了貌似迥异的风格,但基于强烈关注现实的意识、复杂沉痛的内在矛盾、融贯中西的文化品格等因素上来比较,他们都具有执着理想的强烈的浪漫主义精神,在深入文本的进一步审视下,可以发现鲁迅对森鸥外的接受是一个由出于个人气质原因的喜爱到结合时代使命感的扬弃的过程。  相似文献   
68.
余华被不少人认为是“跟鲁迅走得最近的人。”从余华的小说中探寻鲁迅因子,探寻余华在文化精神和创作上对鲁迅的继承。余华在对弱势群体中的农民、知识分子、妇女、儿童的生存状态的极大关注上,在“批判国民性”和“反思历史”的两大启蒙文学主题上,都体现出对鲁迅精神的继承。  相似文献   
69.
以“批判——解构”为显在话语特征的鲁迅杂文具有其内在的、富于整体性的意义建构体系。对现代生命信仰境界的持续冀望,对生存虚无的反复透视、解构,是鲁迅杂文着力建构的深度意义体系。鲁迅杂文的这一意义体系建构还没有得到学界的自觉挖掘。鲁迅杂文对濡染着虚无主义气息,依附在虚无主义精神上的言行举止有着广泛的揭示、批判,鲁迅杂文对虚无情景的不断“批判——解构”持续完成着其自身对于生命信仰之境的反复建构。  相似文献   
70.
范成大入桂为吏,游历并在诗文中记述、歌咏过大量旅游资源。以南岳衡山、石鼓书院、祁阳浯溪、仰山梯田四个景点为重点,考察范成大《骖鸾录》及其《南征小集》所见旅游资源,可对当地旅游资源的进一步开发、利用,增添这些旅游景区的文化意蕴和人文内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