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8篇
  免费   17篇
管理学   58篇
民族学   6篇
人口学   18篇
丛书文集   77篇
理论方法论   46篇
综合类   209篇
社会学   47篇
统计学   1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35篇
  2011年   42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33篇
  2008年   36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35篇
  2003年   30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6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71.
在全球化中,我国为了迎接日趋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必须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比较优势.但仅凭劳动力等初级要素参与国际分工难以避免面临"低端锁定"、落入"比较利益陷阱"的不利局面,而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有助于我国提升以"know-how"为主要知识结构的企业家才能,并通过二者的良性互动实现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的配置优化,重新布局产业价值链的生产经营环节,增进动态比较优势.本文揭示了中国企业基于对外直接投资形成的动态比较优势可通过企业家才能的拓展而具有"双重性"、"互补协同性"、"内生性"的特征,从而使该优势的增进可持续.这一新视角可为比较优势理论增添新的内涵,增强其现实解释力,从而为全球化中我国扭转参与国际分工的不利地位、提升开放经济的质量提供有益思路.  相似文献   
472.
以个案为取向的研究方法和以变量为取向的研究方法,是比较研究中最基本的研究方法。其中个案取向的比较主要是指针对特定分类框架中的个案,即特定国家或特定主题所进行的深入细致的比较,以及在此基础上所展开的理论思考;变项取向的比较主要是指针对多个个案中的相关变项进行比较,意在辨析变项之间的关系,进而提出假说或理论。从个案比较到变量比较是一脉相承和相互补充的,因为比较研究既需要对个案进行深入而全面的研究和理解,也需要对大量的相关变项进行量化分析,这种深度和广度的问题正是通过个案比较与变量比较相互补充所能够解决的。  相似文献   
473.
在极少数出身于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的比较文学学者中,胡良桂是有代表性的一位。十余年来,他在为中国比较文学事业所做的贡献可以归结为三个方面:一是在比较文学原理研究上,他建构了自成一家的“世界文学”体系;二是在具体实践中,他自觉地运用“平行一贯通”法,超越了“X比Y”模式的局限,发现了诸多世界文学的规律;三是他揭示出比较文学精神的内核:“世界眼光”。  相似文献   
474.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 ,中国作为吸收外国直接投资最多的发展中国家 ,也面临越来越多来自其他发展中国家的竞争压力。发展中国家中仅次于中国的第二大外国直接投资吸收国———墨西哥已经成为中国强有力的竞争对手。本文通过中国与墨西哥吸收美国直接投资区位优势的比较 ,分析了中国目前吸引美国直接投资的区位优势和劣势。这对中国利用美国直接投资 ,乃至利用外国直接投资的整体发展都具有重要建设意义。  相似文献   
475.
A critical decision problem for top management, and the focus of this study, is whether the CEO (chief executive officer) and CIO (chief information officer) should commit their time to formal planning with the expectation of producing a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T)‐based competitive advantage. Using the perspective of the resource‐based view, a model is presented that examines how strategic IT alignment can produce enhanced organizational strategies that yield competitive advantage. One hundred sixty‐one CIOs provided data using a postal survey. Results supported seven of the eight hypotheses. They showed that information intensity is an important antecedent to strategic IT alignment, that strategic IT alignment is best explained by multiple constructs which operationalize both process and content measures, and that alignment between the IT plan and the business plan is significantly related to the use of IT for competitive advantage. Study results raise questions about the effect of CEO participation, which appears to be the weak link in the process, and also about the perception of the CIO on the importance of CEO involvement. The paper contributes to our understanding of how knowledge sharing in the alignment process contributes to the creation of superior organizational strategies, provides a framework of the alignment‐performance relationship, and furnishes several new construct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