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4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12篇
民族学   2篇
丛书文集   27篇
理论方法论   3篇
综合类   144篇
社会学   16篇
统计学   1篇
  2023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荷塘月色>作为公认的现代散文名篇,因为自身具备的张力,给解读文本带来了较大的空间.本文就争论较多的"颇不宁静"的问题,提出不止于政治、社会和伦理等范畴的"个体价值张扬、美人幻梦意识盲动"的观点.  相似文献   
32.
比喻的核心在喻体,喻体的优劣是比喻成败的关键。喻体为“直观的感觉”,具有形象性;喻体可以广泛选择,具有多样性;喻体能够纵向铺张,具有延展性;喻体与本体关系暧昧,具有含蓄性。比喻主体只有充分认识和把握喻体的诸多特性,才能很好地运用比喻修辞格,增强比喻的认知和审美功能。如果说比喻是文学的生命,那么喻体便是比喻之源,文学之光。  相似文献   
33.
从认知诗学的角度,探讨概念合成理论对矿冶文学戏剧《钢铁夫人》在词汇层、语义层以及语篇层的意义的建构和理解,揭示话剧理解的认知过程,使读者能清楚地了解该话剧情节的发展过程以及剧目之间内在的联系网络.验证了概念合成理论对话剧理解的解释力,旨在为中国本土的文学作品研究提供了新的理论支持,为研究黄石矿冶文学作品提供一种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34.
Fauconnier提出的四空间概念整合模型只是相对的,其中间空间可能成为下一个环节上的输入空间,产生新的合成空间和新的类属空间,从而完成整个语篇的意义合成。译者在理解汉语古诗词声音意象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创建四空间概念整合模型,在此基础上拓展的七空间概念整合模型、十一空间概念整合模型,分别建构出声音意象的字面意义、联想意义和多重意义;在表达的过程中,译者可以创建四空间概念整合模型,通过分析原文空间的元素与译者空间的元素是否存在对应关系以及原文空间和译者空间的元素在译文空间的投射情况,采取对译法、直译法、意译法、直译+意译法在译文空间合成译文,使得译文在译入语读者脑海中激活与原文读者脑海中类似的联想,从而产生相同的感受。  相似文献   
35.
《Long Range Planning》2023,56(1):102249
How a successful business model (BM) is designed is a key question in the business model innovation (BMI) literature. Delving on the shared concept of BM as a configuration of components and interdependencies, we take a cognitive perspective to study the conceptual combination as a central process in BMI. We investigate the complexity of conceiving a new BM configuration, through a longitudinal study of the emergence of “The Huffington Post” which combined newspaper and blog in a disruptive and successful BM. With our research we theoretically frame the dynamic interplay between the three cognitive mechanisms of conceptual combination and the system of interdependent components of an emerging BM. Our findings unveil how the overall process unfolds and specifically delves into the dynamic iteration of composing and experimenting with the new configuration until the overall coherence is reached. Hence, we advance the literature by showing how the conceptual combination of a new BM is a complex effort and comprises some iterative cycles, vital to reach a coherent configuration which could secure a superior performance.  相似文献   
36.
何谓隐喻     
隐喻具有悠久的历史。在人类语言文字发展演变的历史中,隐喻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柏拉图学 派甚至认为隐喻代表了语言的本质。隐喻并非起初就是一种为我们所熟知的语法修辞格,隐喻发展为语法修 辞格也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作为语法修辞格的隐喻始终在文艺创作等领域以及人类的生活世界发挥着 重要的、无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37.
隐喻不仅是一种语言手段,而且还是一种思维方式,它的研究已从传统的修辞学进入了认知科学。本文在介绍隐喻的实质:替代论、比较论和互动论的基础上,从认知的角度以大量的例子详细阐述了概念隐喻认知语言学研究对多义词和习语的影响,让英语学习者和教学者都能够在词汇习得中获益。  相似文献   
38.
幽默是一种常见普遍的语言现象,充分体现了人类语言的表现力。幽默效果产生的前提是接受者理解了话语的深层意义。美国认知心理学家和语言学家Fauconnier&Turner提出的概念整合理论,从认知层面解释语言意义的理解过程。阐释该理论的运作机制的同时,结合英语言语幽默的特点,概括出四种网络模型分析英语幽默话语。  相似文献   
39.
传统的修辞学、哲学和语言学对隐喻的研究均未对隐喻的内涵范围、表现形式、以及隐喻的产生和理解过程,展开科学系统的界定和研究。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兴起的认识语言学将语言的隐喻表达看作人类共有的概念隐喻体系的外在表征。认知视域的概念隐喻理论引导人们将隐喻理解为人类将身体经验所获取的认知向未知抽象领域的映射。人类通过隐喻映射来认知未知的、为身体经验所不能感触的抽象世界。  相似文献   
40.
以往的萨丕尔—沃尔夫假说的反对者大多是就假说的内在论证过程及方法的不足进行批评,本文拟从一个外在角度对假说加以驳斥。通过对英汉"时空"概念隐喻的对比研究揭示英汉两种不同语言在概念隐喻化方面表现出巨大的相似性,表明在抽象概念隐喻化的背后存在某种共性的东西使人们具有相似的抽象思维,即体验——概念隐喻的哲学基础。根据体验哲学的观点可以推论出不同的语言并未影响或决定不同的隐喻化思维,而是思维影响或决定语言。因此,体验哲学理论为萨丕尔—沃尔夫假说提供了有力的否定佐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