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6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6篇
民族学   6篇
人口学   7篇
丛书文集   150篇
理论方法论   29篇
综合类   605篇
社会学   64篇
统计学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35篇
  2013年   55篇
  2012年   47篇
  2011年   50篇
  2010年   60篇
  2009年   73篇
  2008年   43篇
  2007年   56篇
  2006年   57篇
  2005年   54篇
  2004年   61篇
  2003年   48篇
  2002年   59篇
  2001年   40篇
  2000年   31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01.
在五四时期的思想家群体中,张竞生是非常引人注目的。他留学法国8年,广泛研究多种学科的理论,形成比较系统的关于性文化的思想,其中主要包括节制生育、优生优育、性教育等方面。这些思想是五四时期激进知识分子探索中国社会进步途径的一个方面,对于社会变迁和文化进步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02.
鸦片战争到戊戌维新时期,是中国近代文化与文学发展的转型初期。在这一时期中,各体文学的嬗变呈现出不平衡的趋势。就小说文体发展而言,呈现出三方面的特征:小说发展与时代及诗文发展不平衡;社会因素制约小说文体发展;文学新观念指导滞后制约小说文体的发展。但在戊戌维新前后,随着翻译文学的兴盛,使得资产阶级的小说观念产生转变,便出现了新小说的萌芽和新观念的诞生,为资产阶级小说的繁荣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3.
19世纪澳大利亚联邦运动是澳大利亚民族国家形成和社会转型中的重大事件。它是英国的文化传统与澳大利亚社会现实相结合的产物,体现出澳大利亚现代化发展的属性与特征。本文叙述了澳大利亚联邦运动的研究概况,列举了澳大利亚联邦运动研究中的几个主要的争论性问题及其澳大利亚、英国和新西兰学术界的主要观点。  相似文献   
104.
五四时期是我国妇女解放运动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中国最早的一批马克思主义者逐渐放弃了西方资产阶级的女权理论,开始运用马克思主义的阶级观点、唯物主义观点分析中国妇女问题,并以前苏联妇女运动为榜样,努力运用马克思主义妇女解放理论指导中国的妇女运动,积极探索并初步形成了科学的中国无产阶级妇女解放理论.  相似文献   
105.
本文通过时务学堂创办过程陈宝箴对湖南新旧势力的态度、陈宝箴与梁启超在目标与做法上的差异,去探讨陈宝箴在这一时期的思想,认为:陈宝箴在湖南对维新运动采取相当开明的态度,但又不赞成康、梁变法改制的思想,并对之严加批评。  相似文献   
106.
甲午战后,湖南有识之士面对帝国主义的入侵,提出了"文明排外"的主张,这种思想的产生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和历史影响,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一、"文明排外"是湖南维新运动的指导思想;二、"文明排外"思想对清末民初相关社会思潮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三、湖南"文明排外"思想是整个"文明排外"思想体系的初步形成阶段.  相似文献   
107.
在"五四"时期,中国文学翻译不仅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更为重要的是实现了从近代翻译形态向现代翻译形态的转型.同清末民初文学翻译相比,本时段有了十分显著的变化.这种变化主要表现在对译品文学性的重视、翻译方法的根本颠覆、翻译家角色意识的建立以及译介态势的多元化等诸多方面.  相似文献   
108.
胡适有"中国文艺复兴之父"之称.他是明确把中国新文化运动比附为西方文艺复兴运动的第一人,并参照西方文艺复兴时期语言变革的成功经验用以指导中国新文化运动,进而在人的觉醒,文化的复兴与创造等方面体现了文艺复兴之精神.  相似文献   
109.
达尔文进化论是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前最有影响力的学说之一。通过对达尔文进化论在中国传播的历史考察,详细介绍其进步乐观思想、进化历史观、种族主义思想和自立求强思想在中国的传播,并揭示达尔文进化论对于中国近代社会所产生的积极与消极双重影响。  相似文献   
110.
改革开放以来,围绕五四运动是否是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问题的讨论成为学术界的-个热点.争论的焦点在于如何看待五四运动的性质.新民主主义革命实际上存在狭义和广义两种含义.狭义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就是无产阶级领导的民主革命;广义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则是指发生在十月革命后的中国民主革命.五四运动产生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因素,五四运动是广义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也是狭义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五四运动后资产阶级领导的民主主义运动,其本身虽仍是旧民主主义性质的运动,但因为与无产阶级领导的革命运动的联合,所以具有明显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属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