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13篇
  免费   85篇
  国内免费   55篇
管理学   14篇
民族学   30篇
人才学   1篇
人口学   15篇
丛书文集   508篇
理论方法论   115篇
综合类   2700篇
社会学   54篇
统计学   16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34篇
  2019年   29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41篇
  2016年   32篇
  2015年   65篇
  2014年   141篇
  2013年   105篇
  2012年   216篇
  2011年   269篇
  2010年   253篇
  2009年   316篇
  2008年   252篇
  2007年   298篇
  2006年   306篇
  2005年   232篇
  2004年   225篇
  2003年   183篇
  2002年   150篇
  2001年   116篇
  2000年   61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4年   5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论中华民族的多元民族文化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族文化观是人们对一个民族包括自身民族与他民族文化的观念、态度和价值取向。中华民族的多元文化观产生于多元的文化起源,形成于多民族长期的接触与交往。它既有多元的特征,也有一体的特征。在历史上,这种文化态度对中国各民族团结、国家和平统一以及社会发展都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在世界格局与中国社会发生重大变革的当今社会,多元民族文化观依然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2.
通过学习《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美术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课程设置指导方案》(试行),认为“方案”中新的课程设置是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模式转型的一大改革,对学校和教师提出了全方位的、高标准的、全新的要求。  相似文献   
23.
透析实施生育保险制度的局势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社会学视角对实施生育保险制度的必要性进行探讨,分别从宏观(包括人口转变规律、经济体制改革、提高人口素质的需求三个方面)、中观(包括社会支持网络的变迁、保障女性群体地位、保障企业平等竞争三个方面)和微观层面(包括生育观念的转变、生育的风险性、体现女性的生育价值三个方面)进行层层剖析,说明实施和拓宽生育保险制度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24.
高校大学生就业的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随着金融危机对全球经济影响的加深,我国经济增长开始放慢,就业岗位需求相对减少。与此同时,高校毕业生将越来越多。面对这些情况,理性看待大学生就业难题,调节好大学毕业生的供求;塑造全面的市场就业环境;改革高校教育模式;研究"新政",拓宽毕业生就业渠道;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择业观念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25.
目前,人类的发展正处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的过渡阶段,我国学者在依据现实生态环境的基础和对新式生态文明的 追求,对马克思主义绿色发展观展开了研究。以“绿色发展观”为题名在中国知网检索2002—2016 年间的相关研究文献,可获 得有效文献12 篇,由内外变量所衍生出不同时代的不同现实基础与方针变化,进而找出统筹兼顾的道路——人文与生态的和 谐统一。今后我国学者应着力于绿色发展观的更深领域,扬弃工业文明,并将生态文明彻底融入社会建设中去,使之协调发 展。 关键  相似文献   
26.
当前,有些幼儿园为了迎合家长的需求把幼小衔接当借口进行幼儿教育的小学化,主要表现为办园理念、教学内容、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方法的小学化.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是忽视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幼儿教育规律,幼儿园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脱离.为了防止这种倾向要做以下几个方面的努力:加强教育部门的监管力度,正确认识幼小衔接与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危害,加强幼儿园与家庭、社会的沟通,统一幼儿教育观念.  相似文献   
27.
科学发展观是指导我国当前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经济社会与和谐社会的重要理论思想,是我党在新时期关于可持续发展的重大作战方针,其对于我国当前的经济与社会建设工作有着高度的战略指导意义。社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离不开和谐思想的指引,而和谐说到底则是对于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落实和体现,可以说科学发展观与构建和谐社会有着不可分割的必然联系。文章尝试从科学发展观与构建和谐社会之间的关系、内涵等方面进行简要的论述。  相似文献   
28.
民国时期 ,中国古代封建社会形成和相沿的传统的旧方志编修观被重新审视并受到批判 ,修志宗旨的创新、方志编修中进化史观的倡导、民史观的推行、综合文化观的阐扬 ,使民国时期的方志编修观发生变革 ,促进了民国新方志的编修 ,并为今日全新的方志编修观的构创和方志的编纂提供了借鉴与启迪。  相似文献   
29.
我国刑法中的缓刑是以犯罪人人身危险性的基本消失为适用前提的行刑制度。虽然刑法界对缓刑制度的性质和地位认识不同,但缓刑制度作为一种刑罚执行制度,具有裁量与行刑的双重属性。缓刑作为一种刑罚制度,起源于西方,它的产生是与自由刑的广泛适用紧密联合在一起的,我国的缓刑制度是清末从西方引进的,它是在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参考了其他国家的缓刑制度而制定的。它体现了我国刑法的社会性质,又考虑了犯罪分子的具体情况。目前我国的缓刑制度与其他一些国家关于缓刑条件的规定相比,是比较科学的、合理的。它既考虑了犯罪事实的客观因素,又考虑了犯罪分子的认罪态度的主观因素,既考虑了犯罪分子的人身危险性,又考虑了其平时的一贯表现和今后不致再危害社会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30.
统筹城乡发展的哲学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统筹城乡发展是党的十六大提出的重大战略部署。从哲学角度来讲,统筹城乡发展是以人为本、协调的可持续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的哲学基础体现在四个方面:体现了一切从实际出发的观点;体现了现代化过程中普遍性和特殊性相统一的观点;体现了公平效率相协调的观点;体现了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相统一的观点。从哲学视角解读统筹城乡发展的内涵和基础对于深入理解我国城乡发展问题有重大学术和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