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46篇
  免费   45篇
  国内免费   15篇
民族学   13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216篇
理论方法论   29篇
综合类   1142篇
社会学   3篇
统计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30篇
  2014年   68篇
  2013年   46篇
  2012年   89篇
  2011年   111篇
  2010年   91篇
  2009年   83篇
  2008年   102篇
  2007年   133篇
  2006年   119篇
  2005年   102篇
  2004年   109篇
  2003年   71篇
  2002年   84篇
  2001年   43篇
  2000年   38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从日常生活叙事看张爱玲小说的现代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者从日常生活叙事角度,探讨了张爱玲小说的生活观。她看重日常生活,持独立、坦率的人生态度,并由此形成她的写实观:在日常生活中发现文学的价值和意义。张爱玲小说从金钱、欲望角度,将包括爱情在内的一切人间真情作了彻底的解构:抓住钱就抓住了幸福的金钱观,以金钱、名利铺底的情爱欲,不能帮助人们逃脱悲剧性的命运。  相似文献   
102.
江立中 《云梦学刊》2003,24(4):70-72,76
张说贬谪岳阳的诗歌,在我国文化发展史上具有积极的意义。从他的诗歌可以看出,他修建了最早的岳阳楼———南楼,常与文人雅士登楼赋诗,开“迁客骚人都会于此”的风气;他的岳阳诗是唐诗七绝由初入盛里程碑式的作品,结束了其“为对偶所累,成半律诗”的形式;记述了不少岳阳一带的风俗民情;展示了一位封建社会豁达士人的谪居心情;他传播了灿烂的中原文化,促进了湖湘文化的形成。  相似文献   
103.
张艺谋电影的成功之处在于其独特的色彩语言。肖似化代码、修辞性代码、风格化代码共同构成了张艺谋电影的红色代码能指。红色折射时代与社会、刻画人物及心理、营造意象与意境、表现思想与哲理,体现了丰富的美学价值。红色整合民俗、涉指伦理,具有深刻的文化蕴含。以红色为基调的多色彩结构,与电影其他要素共同构成张艺谋电影的视听语言系统,最终形成一种新的电影艺术理念,一种新的电影文化氛围。  相似文献   
104.
郑杰文 《文史哲》2002,2(6):67-70
张问陶诗以其情真事切被时人传颂。其写景诗、抒志诗、赠酬诗中 ,时时表现出诗人或仕或隐的矛盾心境 ,从而反映着那个政治桎梏时代的进步士子的共同心态 ,成为传统的入世文化与出世文化矛盾对立的历史缩影。联系清代学术研究思潮观照这一问题 ,可见张问陶的诗作 ,正是嘉庆以降“求实”文化思潮影响下的产物 ,且具有文化先导的时代进步意义  相似文献   
105.
商周时期是中国古代文明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东西部文化交流的频繁时期。以四川三星堆为代表的巴蜀青铜文化向周边乃至东部的边远地区逐渐扩散。地处东海之滨的福建地区当时活跃着古越族的重要支系闽越族,在古蜀文化渐进的历史进程中,这两支区域文化互相交融,在东南乃至福建地区形成若干地方特色。在闽越族曾经活动的漳浦地区所发现的牙璋等文物,成为古蜀文化与闽越文化频繁交往的实物见证。本文从福建与四川两地出土牙璋的异同点出发,论证商周时期东西文化的交流与传承。  相似文献   
106.
小山酷爱山水,一生游历甚丰。或是翛然远游,或是择隐婆娑;或是宦游奔走,亦能兴发山水情志,从而“江山好处追游遍”。发为歌咏,留下许多游观、纪行、栖迟于佳山胜水的山水散曲。这些作品充分展示了他的游观视野和审美视野下的山水之美,艺术性强,极大地丰富了中国古代山水文学的宝库。  相似文献   
107.
在以往的研究中黄遵宪与张荫桓政治交谊并未得到足够的重视。他们均曾持节出洋 ,谙熟西学 ,在维新运动中积极倡导变法 ,有过十分密切的政治合作。戊戌年春张荫桓向光绪皇帝推荐《日本国志》 ,举荐黄遵宪 ,对政局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08.
章门弟子与近代个性解放思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卢毅 《北方论丛》2006,(2):92-96
在章太炎“依自不依他”之说的深刻影响下,鲁迅等章门弟子早在20世纪初就提出了“任个人而排众数”的个性解放主张。时至五四新文化运动,他们更是积极倡导个人自由,充分张扬了“新文化运动是人的运动”这一宗旨。今天看来,他们对个人自由的呼吁无疑是一种值得肯定的历史观,反映了他们对封建专制的深入批判和对社会进步的美好憧憬。而随着新文化运动的深入发展,章门弟子对个人主义的认识也不断趋于深化。  相似文献   
109.
肖霞 《齐鲁学刊》2003,(4):100-101
张资平在日本留学十年 ,其早期浪漫主义创作深受日本文学影响。在五四新文学运动中 ,张资平以他擅长的笔法和题材展示了五四新青年的苦闷与觉醒 ,表达了他们对纯真爱情的向往和种种生存本相。张资平早期的小说创作具有浪漫主义情调 ,应该是严肃而有特色的新文学作品。  相似文献   
110.
张载作为宋明理学的重要奠基者,他在由气本论向伦理学转变的不自觉过程中,对宋明理学人性伦理的重建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