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篇
  免费   3篇
丛书文集   5篇
综合类   45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31.
本文以沃尔夫的"双性同体"理论为切入点,通过对莱辛《金色笔记》中女主人公安娜坎坷的生活经历和困惑的内心世界的分析,审视了莱辛的女性主义思想。  相似文献   
32.
《金色笔记》是当今英国著名的女作家,当今世界文坛大师级人物多丽丝·莱辛发表于1962的作品,该作品被普遍认为是莱辛最重要、最具影响力的作品。以莱辛的多种人生经历为切入点,多角度剖析了《金色笔记》这部奇特而新颖的作品,也涉及了该作品所引发的争议,并对莱辛及其作品做出了新的认识。  相似文献   
33.
以女性主义的视角,分析小说《简.萨默斯的日记》中女主角作为女儿和母亲的双重感受,体现莱辛运用双重视角完整地再现母女关系这一创作思想。同时通过分析女主角在母女关系背景下的自我身份探索过程,指出母女关系在女性身份构成中具有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4.
《黑暗来临前的夏天》的叙事策略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陶丽丝·莱辛(DorisLessing,1919-)是战后英国最有独创精神的一名杰出女作家。她的作品常以罕见的深度和广度反映了妇女的精神世界和生存境况。《黑暗来临前的夏天》(TheSummerbeforetheDark)是莱辛所写的最为畅销的一部小说,作品描写了中年妇女凯特在一个夏天抛弃了女性的传统模式进行艰难的自我定义和自我寻求的历程。本文主要从叙事视角、叙事人物、叙事手法等方面对该作品的叙事策略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35.
英国著名女作家多丽丝·莱辛的"太空小说"是她最重要的文学创作之一,这个系列小说塑造了一系列正面的殖民者形象。在老人星殖民地代理人耶和尔身上,体现了基督教中"三位一体"的神学概念。以耶和尔为代表的殖民者以"传播基督教文明"作为殖民活动的旗帜,在殖民地人民的眼中,殖民者就是上帝,能够拯救殖民地人民。通过把殖民者塑造为上帝,莱辛表达了她对殖民活动的理解与肯定,这充分暴露了她的殖民主义思想。  相似文献   
36.
太空小说《南船座中的老人星:档案》是多丽丝·莱辛的重要作品,在国内外都备受争议,不受国内学者重视。太空小说在国内的译介、简介与传播,以及由此引发的研究与接受,是莱辛与中国文学界对话的组成部分。2000年后,中国学界逐渐认识到莱辛太空小说的重要性,英国文学史等专著相继介绍了莱辛及其太空作品;2008年后,国内学者开始关注这些小说,出现译介,相关研究逐渐展开。但国内莱辛太空小说研究存在不足,期待更多关注。  相似文献   
37.
多丽丝·莱辛与艾丽丝·门罗是当代两位著名的女作家,她们均以突出的文学成就闻名于世。莱辛的主要作品《暴力的孩子》五部曲以“追寻”为线索揭示出女性对自由生存空间的探寻;门罗的短篇小说以“逃离”为主要情节,刻画了女主人公逃离社会、家庭桎梏以及对自由与自我的追求。尽管两位作家的研究主题与写作手法不相同,但无论是莱辛的“追寻”还是门罗的“逃离”,都形象地反映了女性的生存状态,显示了作家对女性命运的深切关注与思考。  相似文献   
38.
苏轼与莱辛均致力于寻求诗画艺术间之规律,但一个侧重于共同规律,一个着眼于特殊规律,得出的理论截然不同。然而由于艺术共同规律的客观存在,二人观点抵牾的同时又存在着共识。  相似文献   
39.
多丽丝·莱辛1963年出版的短篇小说集《一个男人和两个女人》,用5个短篇小说从不同的侧面集中考量了女性在两性伦理关系中为维护自身身份所面临的不同问题,展现了作者所坚持的伦理线,即女性在面对各种诱惑、挑战和困难时都应该清醒地保持自身的尊严和选择的自由。莱辛试图对读者产生影响,帮助英国人在20世纪60年代性解放浪潮中恢复理性,重构英伦社会的两性伦理秩序。  相似文献   
40.
《野草在歌唱》是多丽丝·莱辛的处女之作,她书写了在男权社会中,南非白人女性的悲惨命运。运用文学伦理学批评方法探讨该部作品中所揭示的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伦理道德,并从这三个方面深层次分析酿造女主人公玛丽的悲剧一生的原因。通过深度解读,笔者感受到莱辛对建立起真诚关爱的和谐人际关系的期望,同时该部作品也彰显了莱辛的人道主义价值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