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篇
民族学   3篇
丛书文集   12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52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61.
川端文学极有个性,别具一格,形成日本的“新感觉派”。川端文学主要是西方现代派和日本传统手法结合的产物,也是惮宗美学的体现,是东方因素与本土因素的融化。  相似文献   
62.
端午节的文化精神主要包括遵从自然律令与应对灾异的生活智慧,忧国恤民、舍身赴难的爱国精神和正直峻洁、刚正不阿的人格风范等主要精神。这些精神凝聚了中华民族的理想与智慧,在文化传承与保护中值得珍视。端午节的文化保护有多种措施,如挖掘多种物质文化载体的文化意义,恢复传统民俗中的趣味性行为,以及旅游开发。更为重要的是,把端午节设定为法定节日,可使端午节俗充分融入到当代人的生活观念与生活方式之中,使之成为当代生活的一种重要节日形式,从而在日常生活中传承其节日精神。  相似文献   
63.
本文从民间传说的角度 ,探讨了水族影响范围最大的两个传统节日端节和卯节形成的社会历史背景、本质区别及变迁情况 ,并指出这是两个性质完全不同的民族节日。  相似文献   
64.
论土断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土断是理解东晋南朝侨旧问题的一大关键。东晋南朝 2 70余年间 ,明确见载于史的土断计有十次 ;各级地方政府进行的小范围或地区性土断 ,则一直没有停止过。东晋南朝的土断 ,主要是为了解决两方面问题。一是整理侨州郡县 ,力图使混乱不堪的政区走上正轨 ;二是改白籍为黄籍 ,以期取得“财阜国丰”的局面。虽然土断的实际效果不甚理想 ,但屡行不辍的土断 ,却对东晋南朝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各个领域 ,乃至后世的历史 ,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65.
以书法铭文装饰砚台,是端砚上一道特别的风景。端砚铭文书法受到人们关注的主要原因,在于端砚作为书法载体的特殊性,以及端砚之外人们对汉字的特殊情感和书法情结。由于端砚自身的名贵,加上名人雅士的题刻。再加上铭文书风的多样,三者相互辉映,使得端砚上的书法别有一番生趣。  相似文献   
66.
阮元与段玉裁之恩怨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纵观阮元与段玉裁交往的全过程,他们之间的"恩"是主要的,"怨"是次要和局部的.阮元对段玉裁这位长辈是很尊敬和信任的,对他的学问给予高度的评价.从段玉裁的角度而言,他与阮元的关系总体上还是不错的,他对阮元的最大不满在于段氏认为自己在参加《十三经注疏校勘记》的编写工作时,扮演了"为人作嫁衣"的角色.我们应该充分肯定段玉裁在编写《十三经注疏校勘记》时实际担任"总纂"的重要功绩,但也不能因而否认阮元在其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7.
段业是"五胡十六国"中北凉政权最初的统治者。本文考述了他与杜进、吕光、沮渠男成、沮渠蒙逊、秃发乌孤、秃发利鹿孤、李等人的关系,认为段业在凉州的成功首先与后凉复杂的政治及民族形势有关,而段业最后的失国亡身,除了其"儒素长者、无他权略"的性格因素外,关键在于他没能也不可能把握当时北凉错综复杂的民族关系,从而制定出有利于民族融合和民族制衡的政策。  相似文献   
68.
赵心愚 《民族学刊》2014,5(1):43-49,106-107
宣统《盐井乡土志》本有"盐井全图"一幅,目前相关辞典及提要未提及此图。近十多年出版的《盐井乡土志》中无图,与20世纪70年代末出现的油印本有关。"盐井全图"绘制者为《盐井乡土志》著者段鹏瑞,绘制时间、付印时间当在宣统三年(1911年)夏四月赵藩作序前后。无论对于《盐井乡土志》,还是对于盐井地区在清代西藏方志史上,此图都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