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丛书文集   9篇
综合类   49篇
统计学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31.
试论爱因斯坦的科学文化观——纪念爱因斯坦逝世50周年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文章阐述了爱因斯坦辉煌的科学人生,分析了他在科学探索中的人文动机、人文方法和人文关怀,揭示了其理论和实践艺术地融合了科学与人文,指出科学与人文是共生互动的,科学决不是孤立的科学,它是以人文为导向的。  相似文献   
32.
爱因斯坦是世界上伟大的科学家,他不仅在物理学领域为人类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而且时刻为人类的命运和前途着想。他深刻揭露了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弊端,明确地表示信奉社会主义。研究爱因斯坦的社会主义思想,对我们坚定科学社会主义的信念,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33.
等谱的黎曼流形不一定等距.本文指出,对一些特殊的黎曼流形,等谱可以导出等距.  相似文献   
34.
《随机性模型》2013,29(3):383-405
We present a detailed derivation of the closed-form expression for the diffusion coefficient that was initially obtained by Einstein.[4] in press.  [Google Scholar] The present derivation does not make use of a fictitious force as did the original Einstein derivation, but instead concentrates directly on establishing a dynamic equilibrium between the forces of pressure and friction acting on a Brownian particle. This approach makes it easier to understand the true essence of the argument, and thus makes it simpler to apply the argument in a more general case or setting. We demonstrate this by deriving the equation of motion of a Brownian particle that is under the influence of an external force in the fluid with a non-constant temperature. This equation extends the well-known Smoluchowski approximation[24] Smoluchowski, M. von. 1915. Über Brownsche Molekularbewegung unter Einwirkung äußerer Kräfte und deren Zusammenhang mit der verallgemeinerten Diffusionsgleichung. Ann. Phys., 48: 11031112.  [Google Scholar] to the case of non-constant temperature, and offers new insights into the Ludwig–Soret and Enskog–Chapman effects (providing also a scholar example explaining the need for a stochastic integral). The key point in the derivation is reached by applying the Einstein dynamic equilibrium argument together with the conservation of the number of particles law. We show that this approach leads directly to the Kolmogorov forward equation whenever the setting is Markovian. The same method can also be applied in the case of interacting Brownian particles satisfying the van der Waals equation. In this setting we first demonstrate that the presence of short-range repulsive forces between Brownian particles tends to increase the diffusion coefficient, and the presence of long-range attractive forces between Brownian particles tends to decrease it. The method of derivation then leads to a nonlinear partial differential equation which in the case of weak interaction reduces to the Fokker–Planck equation. One of the main aims of the present article is to demonstrate that the Einstein argument leads to a truly dynamical theory of diffusion.  相似文献   
35.
西方科学家视野中科学与宗教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方科学家视野中科学与宗教是和谐一致的关系。西方科学家都具有强烈的宗教信仰趋向 ,这种趋向决定了他们视野中科学与宗教的关系。但是 ,这些科学家信仰的上帝与一般人所信仰的上帝是有区别的 :一般人信仰的上帝是拟人化的上帝 ,而西方科学家信仰的上帝是安排自然秩序的上帝 ;西方科学家在从事科学活动中从不怀疑自己的追求与宗教信仰的一致性 ;科学与宗教相互依存并不存在冲突 ,科学属理性知识而宗教属人类信仰 ,二者各有不同的研究对象和目的 ,科学解决的是实然问题而宗教解决的是应然问题。  相似文献   
36.
爱因斯坦的哲学思想丰富而深邃。相对论是他的主要成就之一 ,其中的哲学思想也颇具代表性。爱因斯坦在相对论中的认识论思想、时空观、因果关系等方面的哲学思想 ,充分说明哲学与物理学关系密切 ,相辅相成。  相似文献   
37.
本文介绍了爱因斯坦符号在麦克斯韦理论中的应用,着重讨论了麦克斯韦方程的微分形式和积分形式的等价问题。  相似文献   
38.
论爱因斯坦的科技伦理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爱因斯坦是20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家和思想家,是千百年来难得一遇的超级天才人物.他的科技伦理思想十分丰富,主要有:科学从本质上说是至善的,可以提升人的精神境界;科学应用的伦理二重性;科学家的社会责任与道德品质比其纯粹理智的成果更重要;科技伦理问题的解决应从多方面入手.深入挖掘和阐述爱因斯坦的科技伦理思想,对于今天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将具有特别重大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9.
李约瑟本人对“李约瑟问题”有不同的表述,他在很大程度上将作为近代科学的狭义科学与包括古代技术的广义科学混为一谈,也对冯友兰和爱因斯坦的相关问题产生误解。冯友兰问题和爱因斯坦问题都早于李约瑟问题而提出,并且涉及更为深刻的问题,即:数学演绎和实验归纳的逻辑方法为什么产生于西方而不是中国?冯友兰对这一问题的回答超越方法论层面,深入到“顺从自然”和“对抗自然”的基本人生取向。  相似文献   
40.
科学家爱因斯坦钟爱音乐并对音乐有着独到的看法和认识。作为一个深谙音乐艺术与科学创造的科学家,爱因斯坦偏爱西方古典音乐及其形式美,并对音乐艺术的审美特性以及它与科学在表达方式和被理解等方面的差异性有着较为深刻的认识,能够敏锐地指出音乐与科学在创造性及满足人类情感需要等方面的共性特征。随着国内外学术界对艺术与科学的关系的深入探讨,爱因斯坦的有关论述已成为艺术与科学有密切关系的重要例证和焦点内容。对科学家爱因斯坦的音乐观进行深入分析与合理阐释,对于深入研究"音乐与科学的关系"这一新兴课题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