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511篇 |
免费 | 78篇 |
国内免费 | 51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1篇 |
民族学 | 112篇 |
人口学 | 9篇 |
丛书文集 | 594篇 |
理论方法论 | 176篇 |
综合类 | 2735篇 |
社会学 | 13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篇 |
2023年 | 4篇 |
2022年 | 12篇 |
2021年 | 23篇 |
2020年 | 23篇 |
2019年 | 8篇 |
2018年 | 26篇 |
2017年 | 13篇 |
2016年 | 40篇 |
2015年 | 60篇 |
2014年 | 204篇 |
2013年 | 112篇 |
2012年 | 266篇 |
2011年 | 310篇 |
2010年 | 237篇 |
2009年 | 240篇 |
2008年 | 225篇 |
2007年 | 302篇 |
2006年 | 320篇 |
2005年 | 254篇 |
2004年 | 238篇 |
2003年 | 232篇 |
2002年 | 206篇 |
2001年 | 153篇 |
2000年 | 92篇 |
1999年 | 17篇 |
1998年 | 4篇 |
1997年 | 4篇 |
1996年 | 3篇 |
1995年 | 2篇 |
1994年 | 4篇 |
1993年 | 4篇 |
1992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6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 毫秒
21.
从汉族主义到中华民族主义——清末民初国民党及其前身组织的边疆民族观转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界对中国国民党边疆民族观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丰富的成果,一些近代民族主义的研究也常常涉及这一问题,但是专门以国民党前身组织和其执掌全国政权之前的边疆民族观为考察对象,并梳理其边疆民族观演变过程的成果尚不多见。本文试图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探讨这一问题。清末资产阶级革命组织及其政党边疆民族观的走向,深刻地影响了传统中国国家的转型,特别是其最终抛弃汉族主义,提出民族团结、平等思想,坚持大中华民族新主义,对唤醒各民族意识和各民族共同推动国家转型有着重要的历史作用。 相似文献
22.
汉代哲学的宇宙生成论,按其本原的属性可分为物质性的本原生成论和精神性的本原生成论两种类型。它在天道观方面融合了儒、道的宇宙本原,在自身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了向宇宙本体论转化的倾向,其宇宙生成过程论也趋于繁琐化、神秘化。汉代宇宙生成论的这些特点是当时社会的学术、思想文化的反映,并为魏晋玄学的产生提供了思想条件。 相似文献
23.
东汉是中国古代文学发展的重要转型时期,东汉虽然已经建都洛阳,但长安文化仍然对东汉产生了重要影响。东汉长安作家是东汉地域文学的代表,通过爬梳有关史料,对东汉三辅京兆尹、左冯翊、右扶风39城、52位作家的创作事迹和地域分布做了考证整理,并进而总结了东汉长安文学四个方面的创作特征以及对后世的影响。 相似文献
24.
25.
张世亮 《洛阳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32-35
方以智结合其家传之易学,提出了“太极不落有无”说。“无极即在有极中——无即在有中——先天即在后天中”和“太极即在无极、有极中——太无即在无、有中——中天即在先、后天中”这两组命题的交互融合构成了“太极不落有无说”的基本内涵。“太极不落有无说”是方以智“统泯随。交轮几”思维模式的运用,或者说是其“统泯随,交轮几”与“不落有无”的圆融。 相似文献
26.
针对东汉后期土地兼并,中原人民流离失所的情况,崔寔建议把边疆地区作为移民开发的理想场所,并把移民开发的作用提到了新的认识高度。在任五原太守期间,他推广先进的生产技术,建立和完善抵抗北方游牧民族的防御体系,使五原郡经济发展,社会安定,为维护东汉王朝在边疆统治的稳固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27.
鲜卑汉化--论北魏孝文帝改革对民族关系的调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魏初年,民族矛盾尖锐,民族关系紧张.北魏孝文帝为缓解民族矛盾,缓和民族关系,巩固北魏统治,对民族关系进行了调整.使鲜卑汉化,是北魏孝文帝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使鲜卑汉化,有利于民族融合和南北的统一,但也导致了北魏的分裂. 相似文献
28.
先秦至魏晋是桃文化的滥觞和形成期。古人对灵魂不死的信仰以及在生活中对桃的崇拜,奠定了桃为仙品的文化内涵的基础。而汉、魏、晋出现的大量的有关桃的神话、仙话小说推动了这一内涵的发展,而此时兴起并不断发展的道教更是强化了这一民俗信仰,使桃成为民俗生活中的仙桃。 相似文献
29.
论回汉民族关系亲密的四大共因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本文重点对人们司空见惯而又习焉不察的回汉亲密的民族关系的共因作论述和分析。全文依次从回汉血缘关系的共同性,回汉同仇敌忾、反侵略、反压迫的共同性,回汉价值取向和性格的共同性,回汉两族语言使用的共同性四个方面有理有据地证明回汉民族从相互接触到相互学习再到相互认同的过程,正是整个中华民族由分散走向团结再走向和谐凝聚的一个生动缩影。这对了解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整合过程,对当今构建和谐社会的和谐民族关系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0.
郝建平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71-75
汉代是中国古代家学发展的一个重要历史时期,无论从家学的内容上,抑或从家学的形式上都起了奠基的作用。其时的家学具有三个特点:一是经学已在家庭文化知识的教育中占据了主导地位;二是教育对象不限于家庭成员,具有开放性;三是妇女也能接受家学教育。汉代的家学在传承社会文化,培养造就各种专门人才中,发挥了积极的历史作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