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8篇
  免费   10篇
管理学   17篇
民族学   8篇
人口学   14篇
丛书文集   14篇
理论方法论   12篇
综合类   83篇
社会学   14篇
统计学   26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09 毫秒
51.
Most research studies on return migration analyse remigration and reintegration as individual projects, without considering the interconnectedness of remigrants with their family members. This article addresses this research gap and seeks to add to our understanding of the role which the family plays in shaping reintegration outcomes through a qualitative analysis of the experiences of highly skilled Austrians who returned, with their co- or inter-ethnic family members, in the last 10 years. Results show tha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family and reintegration is complex. Core family members may act both as constraints and as enablers of readjustment. Partners and children ease reintegration by providing enthusiasm, motivation and emotional support. At the same time, family members may also complicate the reintegration process by increasing the amount of administrative work to be done in order to re-organise family life or by triggering feelings of alienation, when family members face (re)-integration challenges. The reintegration process was also found to have a significant impact on highly skilled returnees’ family life. The problem-solving strategies which returnees develop during their process of reintegration either impede the formation of new families, impact on the structure of existing families or change the division of family work in the household.  相似文献   
52.
中国A股市场增发效应与投资者保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国内学者对增发效应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董事会拟增发公告效应上,对增发的中长期效应较少涉及,虽然对增发公告效应的研究也很有意义,但对于倡导理性的投资者而言,则其重要性不如增发的中长期效应。本文在一个比较长的时间窗口内考察了我国A股市场1998—2004年间获准增发上市公司增发的中长期效应和增发上市日效应,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在拟增发公告效应出现5%-10%负效应基础上,流通股股东增发的中长期效应继续出现显著的负效应,并且流通股股东的超额收益率与上市公司利润增长率和增发价格折扣率显著正相关,与其它因素不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53.
中国证券市场中Beta系数的存在性及其相关特性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认为,中国证券市场存在资本资产定价模型中描述的Beta系数,本文发现,使用不同市场收益率的算法计算出来的Beta系数有着显著的差异。因此,存在以不同的方法计算得到的Beta系数,在相同的研究过程中得出不相同的结果的情况可能会出现。本文的研究结果证实了这样一个事实:在中国证券市场,至少是在本文研究的时间区间段,CAPM模型是成立的。本文还发现,中国证券市场中Beta系数并不存在显著的行业差异,但是在按照是否被纳入计算成份类指数的标准将股票进行分类,即分为成份股和非成份股,这两大类股票的Beta系数存在显著的差异;本文还发现,在中国证券市场中,几乎不存在支持资本资产定价模型中的无风险收益率的参数。  相似文献   
54.
诺贝尔奖关注的文学母题:流亡与回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周怡 《文史哲》2005,(1):117-122
流亡与回乡是近年来诺贝尔奖关注的一个文学母题 ,除去文学的内部因素之外 ,它与 2 0世纪中前期世界性的战争灾难和中后期的政治局势有着密切的关系。流亡是一种与个体或群体现存处境相分离的生活形式、话语形式和精神状态。首先是与生存地域相隔离 ;随之是与精神地域相隔离。流亡的形式可以概括为个人的流亡 ,如高行健 ;民族的流亡 ,如凯尔泰斯 ;殖民主义历史背景下被奴役者的流亡 ,如奈保尔 ;殖民者的流亡 ,如J·M·库切  相似文献   
55.
本文在David M Miller提出的原始ROI模型基础上经过改进和发展,提出了一个改进ROI模型,考虑到综合要素生产率变化和价格等其他因索变化对企业盈利能力影响的定量关系。建立了多层次的生产率分解测算系统,并结合一个具体的国营工业企业进行了测算和分析。  相似文献   
56.
自主性、能动性是市场主体内在质的规定性。经济转型期我国现实经济生活中存在的“市场失序”与混乱、扭曲等现象是主体性异变生成的。市场主体性异变是指在特殊的制度变迁过程中,市场主体性质发生了背离其内在本质规定特性的变化。这种变化是对市场主体本质特性的扭曲与异化,它严重危害着社会进步与经济发展。只有实行强制性制度变迁,加速有效制度供给,才能遏止主体性变异,走上主体性回归之路。  相似文献   
57.
结合相关的历史与宗教文献,在宋金时期全真教初传时期的背景下,分析金庸武侠小说的具体作品,其小 说中所描写的全真教创始人王重阳、全真七子之首马钰与历史上相同的人与事件相比,其核心内容是真实的。同时 金庸先生在抓住了历史事实和主要人物精髓的基础上,强化武侠小说需要"热闹"的特点,也为了适应报纸连载时 每期都要有精彩之处的需要,在必要之处进行了一定的虚构,"让丰富的想像和尽可能完美的情理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58.
中国的返迁人口:基于五普数据的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周皓  梁在 《人口研究》2006,30(3):61-69
本文利用我国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的数据,估计返迁人口的规模并描述返迁人口的人口社会特征及其与现在的迁移人口与非迁移常住人口的差异,从个人因素、居住地类型以及家庭户特征三个方面分别讨论了返迁的决定因素。并讨论了本文的一些缺陷及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59.
以宗教名义进行社会动员,是当代全球恐怖主义的一个重要特征。宗教动员下的恐怖主义已成为当代恐怖主义的主导势力,并经历了三重路径,且每条路径中都表现出国际“安全阀”遭到双重的破坏和挑战。梳理当代国际恐怖主义因“宗教动员”而泛滥的路径,可以为国际反恐提供某种思路,从而消除恐怖主义进行“宗教动员”的不良后果,并优化良好的宗教发展环境。  相似文献   
60.
本文基于高频跳跃非参数识别框架,结合我国证券市场投资者情绪及市场环境,对上证A股市场冲击下的交易量与收益率特征进行研究,从更为微观的角度揭示信息快速融入过程中投资者的反应及市场交易状态和影响因素。研究发现,我国A股市场在市场冲击发生时往往伴随着交易量的大幅增加,冲击发生后交易量存在迅速下降的过程;利好、利空的市场冲击对市场交易量、收益率存在非对称影响,整体来说,投资者对利空消息更敏感,但在不同的市场情绪下投资者对市场冲击存在非理性反应,牛市时投资者倾向于对利空消息反应不足,而在熊市时倾向于对利好消息反应不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