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8篇
  免费   10篇
管理学   17篇
民族学   8篇
人口学   14篇
丛书文集   14篇
理论方法论   12篇
综合类   83篇
社会学   14篇
统计学   26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Belgium is a country with a long and diverse history of migration. Given the diverse context of immigration to Belgium, reasons for return migration will most likely vary as well. With this study, we want to quantify the return migration of Belgium’s immigrants and assess whether socio-economic, sociodemographic and health factors are related to return migration. Individually linked census and register data comprising the total Belgian first-generation immigrant population aged 25+ were used. Age-standardized emigration rates (ASER) by migrant origin and gender were calculated for the period 2001–2011. Additionally, relative return migration differences were calculated by country of origin and gender, adjusted for age group, length of stay, household composition, socio-economic indicators (education, home ownership and employment status) and self-rated health in 2001. Return migration was most common among immigrants from Spanish descent and from the neighbouring countries and higher among men than among women. Return migration was highly selective in terms of older age, lower length of stay in Belgium, not living with a partner or children, being high-educated, unemployed and in good health. Key issues for future research include examining the reasons for return migration, identifying the country of destination and accounting for household characteristics.  相似文献   
72.
This study uses a survey of undocumented Mexican immigrants living in Dallas to identify variables that predict the likelihood of return migration of undocumented Mexican immigrants. Male immigrants and immigrants under age 25 are more likely to intend to return to Mexico. Surprisingly, length of US residence is not a significant predictor of intended return. In contrast, prior immigrant experience is a significant predictor of intent to return to Mexico. Highly educated immigrants are likely to intend to return to Mexico, probably because the relative skill benefit is greater in the origin country. Immigrants from the Mexican state of Guanajuato are likely to intend to return to Mexico, while those from San Luis Potosi are likely to intend to remain in the US. Immigrants who own a home in Dallas are likely to remain in the US, while those who own land in Mexico are likely to return to Mexico.  相似文献   
73.
伴随着图像时代来临、视觉文化勃兴和人类视觉审美范式的嬗变,人类步入了一个景观社会和消费社会双重变奏的新历史阶段。在此背景中,传统艺术面向视觉化、景观化审美倾向的不断革新求变,成为历史的必然。20世纪以来,为应对影视媒介蓬勃发展的挑战,戏剧创作者和理论家努力突破剧场性的局限,进行了多方面的探索与实践。从文化艺术学的意义而言,它既像一块基石,以其鲜明的民族气质和典雅的美学追求标志了中国景观戏剧的诞生;又像一方路标,昭示着民族景观戏剧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74.
《周礼》记载了一种六冕制度,其等级安排具有君臣通用的特点,其结构是“多列式”的。这种等级结构带有周朝等级君主制的印迹。两汉间统治者采用了占代冕服,《周礼》的六冕记载开始对帝国礼服制度显示影响。汉明帝复古用冕制,但所采用的是“单列式”结构。魏晋朝廷曾损略服章中的黼黻,以维护帝王尊严。南北朝都利用《周礼》进行冕服复古,以争取文化号召力。北周建立了一个庞大的“多列式”冕服等级体制。隋唐上承北周,继续搞冕服复古,但隋用“单列式”服制,唐用“多列式”服制。“多列式”冕服等级造成了君臣冕服倒置的情况,这在唐高宗时引起批评。“多列式”被放弃,回归于“单列式”了。宋明时实用化、世俗化倾向,导致了冕服的逐渐衰落。从冕服在十几个世纪中的兴衰变异中,可以看到现实与传统、政治与文化在帝制中国的复杂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75.
审美现代性发韧于19世纪,兴起于20世纪,以非理性、生命感性为价值核心,具有强烈的人文主义属性.这一理论为当今文学批评和翻译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一方面,通过该理论人们能够重新批判性地解读文学作品、理解作品.另一方面,将其用于翻译研究中,可以有效解决目前译界普遍存在的问题之一,即过于重视方法论的研究,忽视了译者的地位和主观能动性,对译者缺乏人文关怀.以托马斯哈代作品《还乡》和张谷若的译本为个案研究对象进行分析,可进一步证明文学作品中的审美现代性,以及将其用于翻译理论研究及实践的可行性和重要性.  相似文献   
76.
本文首先给创造概念下定义,接着从恩格斯的论断说起,肯定了宇宙万物的根本规律或黑格尔的永恒理念,坚持了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以及知识是精神对概念的自我认识的观点.在此基点上,以黑格尔的哲学全书为基本线索和依据,较系统地考察了自在精神、自为精神的创造活动,较详细讨论了精神的观念性和显示及其精神创造的方法论.与此同时,总结了创造的本性是超越与限制的辩证统一,并且把黑格尔的精神创造与谢林的理智直观作比较得到了它们之间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77.
李佳 《统计研究》2015,32(2):51-59
本文在三阶段世代交叠及两部门经济模型的框架下研究长寿风险对劳动者受教育年限、退休年龄及长期收入的影响。个人的一生分为教育、工作及退休三个阶段,同时劳动者采用经验-工资的倒U型曲线,在此条件下分析劳动者的工作-闲暇决定和消费-储蓄决定。根据模型显示,长寿风险会增加个人的受教育年限、延长退休年龄以及增加劳动者的长期收入。同时,根据模型的敏感性分析,政府对劳动者征收的税率也会对劳动者个人决策产生影响,而且这种影响的程度超过了长寿风险的影响。最后,根据模型的结论提出了相应的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78.
无论是成熟的资本市场还是新兴的资本市场,IPO首日超额收益现象普遍存在。界定IPO首日超额收益的原因为一级市场的发行折价和二级市场的交易溢价,并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二级市场投资者非理性和投机泡沫是解释我国创业板IPO首日超额收益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79.
高字民 《唐都学刊》2010,26(1):116-118
相对于西方侧重于异地巡演式的"再造景观"歌剧而言,中国景观戏剧更侧重自然山水与历史人文相融合的"实地景观"演出。景观舞剧《长恨歌》的创意特色主要表现在:区别于一般实景演出,《长恨歌》具有坚实的戏剧性内核;区别于国外景观戏剧,《长恨歌》立足当代中国民族化的景观审美情趣。  相似文献   
80.
构建可持续扶贫模式 治理农村返贫顽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反贫困斗争取得了伟大胜利,但是脱贫人口又返贫的现象一直存在,它已经成为阻碍我国农村扶贫开发进程的顽疾.导致农村返贫现象的主要根源在于"主体、供体、载体"三者发展的不可持续性,因此,构建"主体-供体-载体"三体均衡、三位一体的可持续扶贫模式是实现农村贫困人口持续脱贫与贫困地区持续发展的根本出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