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2篇
  免费   3篇
综合类   145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6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3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 毫秒
41.
结合安庆石化CIMS总体设计,介绍了AQ-CIMS的目标、架构和技术路线。提出了流程企业CIMS的应用模型,对系统的体系结构、系统功能、集成策略、支撑环境以及关键技术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42.
物流信息平台建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信息技术推动了人类社会从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的发展,也推动了现代物流的产生和发展。在介绍信息化和信息技术的基础上,以南京王家湾物流中心为例,分析了物流信息平台的特点、影响、应用,及其增值服务。  相似文献   
43.
随着Internet上信息资源的持续增长,目前越来越需要个性化信息服务系统来为信息的需求者提供个性化的信息服务。因而符合个性信息需求特征的信息识别和匹配方法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本文提出了基于奇异值分解的个性化信息模式识别的方法,可以利用用户的特征信息完成个性化的信息识别和匹配。本论文中的算法实现较简单,可以应用到目前的一些信息服务系统中,如搜索引擎等。  相似文献   
44.
扁平化组织结构抗风险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垂直化组织结构作对照,主要从组织结构分岔化解组织结构风险损失的能力,柔性与化解组织结构风险的能力的相关性,扁平化组织结构柔性的水平三方面来研究扁平化组织在化解组织结构风险方面的优势。  相似文献   
45.
以Internet、电子商务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在传统产业尤其是在石油石化产业中的运用,将使我国石油石化行业发生根本性的变化。本文在讨论电子商务的基础上,从油田供应商传统管理模式入手,分析其不足,指出其弊端,进而提出有利于物资运作的新型管理模式——供应商电子商务网,并就网络的建设与管理提出可行性规划。  相似文献   
46.
针对管道中天然气的泄漏,尤其是含硫集输管道的泄漏将对周围环境造成极大的威胁,对平坦地区含硫化氢天然气管道泄漏扩散进行了数值模拟。模拟分析发现:静风条件下,天然气在大气中自由扩散稳定后,压力、速度和浓度分布基本对称,喷口附近、喷口垂直向上区域以及接近地面区域的硫化氢浓度很高,属于高危险区域;有风条件下,气体扩散范围增大,风不仅对污染物起输送作用,还起稀释扩散作用,但在地面附近影响效果并不明显,而随高度的增加,其效果将不断增强;在无风情况下,喷射区域基本在泄漏口正上方,而有风时,喷射区域发生弯曲;危险区域随着风速的增大而减小,静风时,其范围最大。模拟得出天然气管道泄漏点外扩散的规律能够为实际安全生产和应急抢险提供较好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7.
凝析气藏凝析气衰竭测试通常在PVT筒中进行,没有考虑多孔介质的影响,而实际储层中流体相态的变化却是在多孔介质中发生的。通过长岩芯实验研究了凝析油气体系在多孔介质中的衰竭动态,并与PVT筒中的衰竭进行了对比。研究发现:长岩芯中富含凝析油型的凝析气衰竭动态与PVT筒的测试结果存在一定差异,不同衰竭速度所得各级压力下平均气油比不同,速度越大,平均气油比越大,凝析油采收率越低;长岩芯中凝析油采收率高于PVT筒中采收率,天然气采收率则相差不大。因此,应尽可能采用岩芯衰竭实验研究凝析气藏衰竭开发反凝析动态特征。  相似文献   
48.
缝洞型碳酸盐岩储层由于储集空间多样、非均质性强,流体流动规律复杂,使得常规的连续介质模型及相应的油藏数值模拟和试井研究方法不能完全适用。从储层介质和流体流动的角度,结合油藏数值模拟和试井分析方面的研究现状,回顾了当前此类油藏流体流动数学模型及应用的现状和发展趋势;系统论述了从等效的双重介质方法、三重介质方法,推广的多重介质方法,到非连续介质方法,再到连续介质和非连续介质结合的方法的适用条件和优缺点;指出双重介质、三重介质及推广的多重介质模型是目前研究和应用的主流,但是存在大的、分布相对不连续的溶洞、裂缝时,需要结合非连续介质场理论的离散裂隙网络模型,并考虑缝洞型油藏中溶洞内流体的真实运动规律,这方面的研究和应用还很不成熟。  相似文献   
49.
砂岩油藏长期注水开发,注入水对储层孔隙中的原油物性有较大影响,主要表现为:随着注水开发时间的延长,原油密度、黏度、含蜡量、凝固点逐渐增大;原油黏度的变化表现出一定的阶段性,含水率在20%以下,原油黏度上升幅度较大,含水率为20%~85%时,原油黏度上升幅度比较平稳,含水率90%以上时,原油黏度上升幅度又变大;不同地区、不同层位原油性质变化特征具有明显差异;水洗前后原油性质参数之间的关系也发生变化,水洗后相同密度原油所对应的黏度明显增加,相同密度、黏度的原油所对应的凝固点明显升高。原油性质变化机理研究表明:油藏温度变化、原油轻质组分分离、脱气和注水水质是引起原油性质变化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50.
提出了一种新的近地表问题解决方法——整体波场延拓法基准面校正(WEDD)。借助地震理论中的互换原理和观测面沉降概念,在基准面校正过程中将炮点和检波点的处理统一起来,并利用炮点-全偏移距域双平方根算子实现波场的单域整体延拓,最后提取目标深度的波场值完成参考面的重新定义。模型试算结果表明了WEDD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