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4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2篇
民族学   4篇
丛书文集   44篇
理论方法论   3篇
综合类   168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5 毫秒
31.
清代诗人方希孟曾两次入疆,并创作了大量的边塞诗。在方希孟的边塞诗中,可以窥见诗人在疆时的复杂心境,以此了解诗人的思想感情。  相似文献   
32.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鲁迅不仅仅是杰出的"文学家",也是杰出的"报刊活动家"。在中国文学史的研究领域内,从"文学家"的角度对鲁迅进行研究的成果早已汗牛充栋,"鲁迅研究"也已成为显学;但在中国新闻史的研究领域中,从"报刊活动家"的角度深入研究鲁迅的学者并不多。论文着力探讨方汉奇先生为什么在70年代研究鲁迅?他是怎样研究鲁迅的?他的"鲁迅研究"带给我们哪些启示?  相似文献   
33.
樊腾凤《五方元音》是明清时期一部韵书韵图相配合的等韵化韵书,是研究明清语音的重要资料。《五方元音》共有五个调类,即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入声。从编纂形式来看,入声是独立存在的,并没有并入平上去声中。但其入声的性质如何呢?是实际语音的反映?还是仿古的表现呢?对此学术界的看法不一,莫衷一是。本文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入声在近代汉语的空间分布,从方言入声发展的动态着眼,重新审视了《五方元音》入声的性质,认为《五方元音》保留入声是实际语音的反映。  相似文献   
34.
方回《瀛奎律髓》荟萃了唐、宋律诗的精华,铸成元代诗学选本的文化昆仑。依律选诗、以格选诗和重视正确示学门径的选诗实践,显示方回独到的诗学追求,尽管他未能一以贯之其选诗标准,存有因人选诗情形,这仍不掩其在中国诗学发展史上继往开来的地位。   相似文献   
35.
《奇酸记》是清代戏曲家李斗根据《金瓶梅》改编的一部戏曲作品,主要表达张竹坡的“苦孝”主题。作为该剧的主要批评者,防风馆客以文本细读的方式对该剧进行评点,阐释了作品的主旨,考订了音律的得失,探讨了戏曲改编与舞台实现的问题。从批评意识来看,防风馆客不仅在接受中完成了对作品的批评,而且以积极的姿态探讨从戏曲改编到舞台实现的整个艺术生产过程,主体意识明显。防风馆客在批评中推究作者之意,考察改编得失并传达其审美期待,是一种理性化的戏曲批评。作为一种“实际批评”,防风馆客对《奇酸记》的评点对于探讨清代中期的戏曲批评及戏曲理论建构具有一定的范本意义。  相似文献   
36.
杰克·伦敦的多部小说都蕴含着成长小说的元素。结合成长小说的相关理论,通过对杰克·伦敦成长小说《野性的呼唤》和《白牙》的探究,分析其二元对立的独特叙事主题,旨在说明杰克·伦敦对传统成长小说的继承与开创,以期从新的角度展开对伦敦作品的思考。  相似文献   
37.
方东树的陶诗研究在陶渊明诗歌研究史上具有重要地位。他继承前人旧说,指出陶诗兼综儒道的特点,却认为失之于庄老;结合情、景、理对陶诗创作手法的分析,也丰富了前人对陶诗创作特点的认识。他把陶诗风格的自然平淡改为自然清深,是对前人见解的进一步发展。对陶诗用意和用笔特点也作了细致的分析,较前人研究更为具体翔实。体现了其诗学思想中的儒学道统观念及以"义理"为本位的诗学旨趣。  相似文献   
38.
方东美立足于20世纪中国的苦难现状,有感于民族文化生命的花果凋零,自觉深入到本民族文化的清新源头,揽取《易经》积健为雄的入世精神和道家诗意飘渺的超逸情怀,同时又广泛地吸收了现代西方生命哲学美学如尼采的超人意志和柏格森的生命冲动等理论资源,形成了兼具古典幽怀和现代豪气的独具特色的生命哲学美学形态。在现代的文化图景中,这一美学形态也有明显的局限。  相似文献   
39.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是1955年成立的,北大新闻专业整个建制,连学生带老师、图书资料整个都过来了。1959年庐山会议以后,开始"反右倾",很多系的领导和教师都被扣上"右倾机会主义"的帽子,下放劳动。1964年到1966年,搞农村"四清",新闻系的师生分两批去搞"四清"。1969年11月,第一批"五七"战士去了位于江西余江的人大"五七"干校。1978年开始拨乱反正,把过去批判错的东西逐步地改正过来,从做法到观点都在拨乱反正。因为教学上有了比较多的投入,有了比较多的认识,有了比较多的时间从事教学;另外也有了相对宽裕的时间做一些科研工作,写了一些个案研究的文章,组织了全国50个新闻史教学研究工作者完成了一部280多万字的《中国新闻事业通史》。接着又搞了一部编年史。  相似文献   
40.
方孔炤及其代表作《全边略记》是一部记述明代边疆和民族史事之著作。该书史料珍稀鲜闻,而将该书所记内容与蒙文史书内容相比较,益显其独具之价值。后人在做相关研究时亦多引用该书,可见该书史料价值之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