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篇
  免费   2篇
丛书文集   13篇
理论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50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41.
针对认为马克思哲学的真正本名应是"新唯物主义"的观点,文章从哲学史发展证明"新唯物主义"的命名不能成立;马克思称之为"新唯物主义"之"新",只有与"旧唯物主义"对立的意义,而不是对自己哲学的命名。"马克思哲学"应是对马克思所创建哲学唯一的、内涵确定的命名。  相似文献   
42.
费尔巴哈从人作为一个感性的实体对幸福的追求出发,毕生致力于对宗教神学的批判。他不仅否定了宗教领域中的奇迹,而且希望以此来否定政治领域中的奇迹。这在德国当时的情形下产生了重大的启蒙作用,但是他对于宗教与其世俗基础的关系的片面理解,极大地限制了他的理论视野。他用人与神的对立模糊了现实世界中人与人的对立,则又在事实上起到了一种意识形态的遮蔽作用。  相似文献   
43.
《费尔巴哈论》阐述了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和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历史必然性;系统地论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与黑格尔哲学、费尔巴哈哲学的联系和区别;揭示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各个原理、原则之间的内在联系;指出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无产阶级惟一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相似文献   
44.
费尔巴哈通过对黑格尔辩证法的批判,从关系的角度对人的本质提出了新的理解,并进一步把人与人之间的自然关系提升为辩证法的解释原则,创立了人本学辩证法。它为马克思摆脱对黑格尔概念辩证法的依傍,从而将辩证法的解释原则导回到人与人的社会关系并进一步通向具体的现实生活道路提供了极其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45.
历史上,德国伟大的哲学家费尔巴哈对宗教的本质进行了深入地研究、探讨,他认为,宗教的本质,是人的本质,是人创造了宗教,而不是宗教创造了人。在此基础上,马克思更进一步地进行了研究,并总结提出了组成宗教本质的4个方面。之后,马克思关于宗教本质的思想又被恩格斯进一步地发展和完善。他们共同创立的对宗教本质的最后研究硕果,得到多数研究马克思宗教观的人的赞同。这个最后的对宗教本质的结论也是被认为最具严谨性和科学性的。  相似文献   
46.
被遮蔽的马克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人们阅读马克思时,以为自己直接面对着马克思。其实,这是一种错觉。他们实际上是通过正统的阐释者们留下的阐释文本的媒介去理解马克思的。然而,正统的阐释者们同样也被自己的错觉所迷惑。一方面,他们以为自己已经对黑格尔和费尔巴哈的思想做出了批判性的考察,实际上,他们所批判的东西远比自己想象的要少,而他们所借贷的东西又远比自己想象的要多;另一方面,在正统的阐释者们组成的阵营中,后继者对先行者也缺乏批判的意识,从而使阐释活动中的偏差始终得不到及时的纠正,以至于在斯大林的《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中得到了集中的体现。事实上,当马克思的原初思想在正统的阐释者们的阐释活动中被黑格尔化、费尔巴哈化和斯大林化时,马克思就成了被遮蔽的马克思。由此可见,要面对本真的马克思,必须先替马克思解蔽。  相似文献   
47.
马克思在自己哲学形成的过程中是否存在一个"费尔巴哈派"阶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界长期争论的一个问题.对马克思哲学形成过程的细致考察表明,其间存在一个"费尔巴哈派"阶段.肯定马克思哲学形成过程中有一个"费尔巴哈派"阶段,对于客观而科学对待马克思、准确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实质,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相似文献   
48.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费尔巴哈哲学之间的关系问题一直是人们争论的热点问题,而在一个多世纪的时间里,由于一些学者对此问题没有进行辩证地分析和思考,从而歪曲和误解了马克思哲学的基础和本质,使马克思“费尔巴哈化”。今天,我们只有辩证看待二者之间的关系,才能使马克思从费尔巴哈的阴影中走出来,重放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灿烂光辉。  相似文献   
49.
王禹丹  吴辉 《理论界》2014,(8):9-12
马克思哲学的形成建立在对费尔巴哈思想的扬弃基础上,因而理清两者的思想差异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并廓清马克思思想的批判性维度及其基本视域。而目前国内在对费尔巴哈思想的研究中,对其所涉及的利己主义思想的分析较少。且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费尔巴哈利己主义思想在某种程度上得到复活和认可。这个现象表明重申马克思对费尔巴哈思想的批判态度及理论依据的内在合理性顺应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时代要求。批判性视域研究不是全盘否定,马克思的批判性阐释将有助于重新厘定费尔巴哈理论的思想史地位。  相似文献   
50.
任何一种先进理论的形成都是有其思想资源的,马克思历史观的形成同样如此。从对马克思经典文本的系统分析,以及马克思历史观形成理论进路的考察,不难发现,马克思的历史观主要是在批判和继承黑格尔、费尔巴哈以及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者、古典政治经济学家、19世纪空想社会主义者、复辟时代法国历史学家等在历史观方面取得的积极成果的基础上形成的。传统这些资产阶级思想家关于历史观的理论,理所当然地构成马克思历史观形成的重要思想资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