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1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2篇
管理学   1篇
民族学   2篇
人口学   3篇
丛书文集   46篇
理论方法论   9篇
综合类   213篇
社会学   8篇
统计学   5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8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81.
<四书章句集注>是继汉代五经合集、唐代五经正义之后出现的又一部儒家单经的群集.朱熹有适别地运用章句和集注两种诠释书体对<论语>、<孟子>和<大学>、<中庸>通加注释,内在地建构起了以四书本文为诠释对象、章句集注为诠释本体的四书系统.<四书章句集注>的行世导发了以四书本文、<四书章句集注>为双重研究对象的宋代四书学热潮.促使儒学思想史上这一盛事在宋代发皇的社会历史动因是贫弱的社会对士大夫觉悟意识起了激发作用,需求文治的社会营造了宽松的学术文化氛围,佛道二家思想的激促与宋代儒家的自我警醒.  相似文献   
282.
回目对仗工整,结构对称,在中国明清小说中起着提纲挈领的作用,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和研究价值。基于此,以四大名著的章回目录为研究对象,以四大名著汉英平行语料库为平台检索工具,选取影响深远的四大名著英译本,进行归纳分析,探讨明清小说章回目录的特点。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对比研究和案例分析,重点论述了回目的英译策略,并剖析翻译背后的原因,发现:从句法角度而言,可采用增译法、替代法、转性翻译法、语态转译法、创译法等翻译方法;从修辞角度而言,针对不同的修辞手法,可采用的翻译方法也各不相同。该发现可以为未来回目英译研究提供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283.
本文在产品定位的四大基本要素的基础上,提出了产品定位的四圆区位法则,详细分析了其中13种状态的顾 客认同度的具体情况。最后,文章进一步对四圆区位法则的应用提出了见解。  相似文献   
284.
朱熹《四书》次序考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熹晚年曾对《四书》 (《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内部的先后次序作过两种不同性质的规定 ,充分反映了他的治学观点和“道统”思想。然而 ,这一问题长期为学术界所忽略  相似文献   
285.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逐渐走向新常态。新常态以“两个逻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的新回答为理论核心。“两个逻辑”的新概括,是党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总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深刻揭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对“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做出的具有新的历史特点的回答。“两个逻辑”的新概括,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认识提升到新水平,由构成性认识到总体性认识,由外延性认识到内涵性认识,由特征性认识到本质性认识。只有坚持“两个逻辑”辩证统一,我们才能不断破解前进道路上遇到的如何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如何避免“修昔底德陷阱”、如何确保长治久安、如何筑牢精神家园、如何跳出历史周期律等重大时代课题。在破解这些难题的过程中,逐步形成“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升级版。  相似文献   
286.
苏州昆班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清以来 ,昆曲戏班以苏州为中心向全国传播 ,形成了“四方歌者皆宗吴门”的局面。明代万历年间 ,苏州“上三班”以申时行家班最为出色。清代康熙年间 ,苏州的昆班多达千数。乾隆时 ,苏州织造府管辖的老郎庙内设立梨园总局 ,出现了昆班艺人的行会组织。晚清以来 ,姑苏四大昆班活跃在江南城乡的舞台上 ,其中全福班在道光七年和光绪二年曾两次远征山西演出。而 192 1年苏州“昆剧传习所”的成立 ,则使昆剧人才传承到新中国建立以后 ,得以培养出各地昆曲剧团的大批新人 ,继承发扬 ,昆史流芳 !  相似文献   
287.
低碳经济已成各国发展重点,碳金融应运而生。当前,湖南碳金融在区域发展、激励机制以及衍生品创新等方面存在不足,但在稳步实现“双碳”目标的过程中,健全和完善湖南碳金融发展体系对于推进“三高四新”战略具有重大意义。一方面,碳金融可通过推动能源转型、加快产业升级、促进消费升级助力“三个高地”建设;另一方面,碳金融亦可通过建设信用体系、巧用碳减排工具、主导产业集群、突破信息技术来践行“四新使命”。为此,湖南可从新发展理念、系统观以及奋斗精神等方面入手构建碳金融发展框架,并利用好碳金融发展机遇为区域协调发展与全国产业优化协同发展贡献湖南智慧、提供湖南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