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0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12篇
民族学   5篇
丛书文集   162篇
理论方法论   41篇
综合类   803篇
社会学   2篇
统计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68篇
  2013年   45篇
  2012年   102篇
  2011年   89篇
  2010年   79篇
  2009年   54篇
  2008年   57篇
  2007年   69篇
  2006年   71篇
  2005年   73篇
  2004年   64篇
  2003年   44篇
  2002年   47篇
  2001年   40篇
  2000年   39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中国近现代翻译理念、翻译策略的演进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一个大翻译家,严复有自己独特的翻译理念和翻译策略.同为大翻译家的鲁迅与傅雷也是如此.从严复、鲁迅到傅雷,翻译理念与翻译策略有了显著的演进.严复标举"信达雅";鲁迅提出"宁信而不顺";傅雷则追求"神似"的"化境".近现代中国这一系列翻译理念与翻译策略的变革都是由深刻的历史文化原因造成的.  相似文献   
42.
文章认为,“祖骚宗汉”实质上是元人不满于律赋的偏尚俳偶与文赋的倾于理趣,却又缺少情感或藻彩而提出的一个辞赋革新的口号。在这面旗帜下,元赋作家学习楚辞,宣泄失志之悲,驰骋想象,展开入地升天的描写;也学习汉赋的颂美皇家和铺陈讽谏。这些努力强化了元赋的抒情性和生动性,复兴了古赋的宏大气势,使之获得较高的文学价值,并奠定了明清辞赋以古为主的格局。元赋的不足是思想境界稍欠高迥,也缺少全新的创造。  相似文献   
43.
傅玄是魏晋之际著名的思想家,所著《傅子》中蕴含着丰富的发展农业的思想,概而言之,主要包括农业基础地位思想、农业宏观调控思想、农业发展问题思想、农业劳力与人才思想等等内容,其中有些至今仍有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44.
杜诗学是燕赵学术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燕赵地区在历史上涌现过一批独具特色、成果卓著的杜诗学文献著述,其中虽颇多散佚,但现存许多文献在杜诗学史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具有较高的文献价值和学术价值,因此亟需对其存佚概况进行全面总结。  相似文献   
45.
福公司矿案迁延日久,其交涉进程反映了近代河南政局中的复杂关系及其变化,而有关著述者对该案的评判方式和立场,也有着浓厚的因时局而变的特征。这使得有关研究更像是政治叙事,而非客观的历史研究。实际上,围绕福公司矿案所发生的政治变动要复杂得多,从中仍可找到学术创新的切口和路径。  相似文献   
46.
勘合考释     
勘合一词出现于唐代,初为校勘符契、验对、核对等义,至忽必烈时期始指一种用于校勘的纸质文书。元代勘合继承和发展了古代符契的校勘防伪思想,并在多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形成一种较为完备的制度,在元代政府的行政管理中占有重要的作用。同时对明代勘合的大量使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7.
古朝鲜文化探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古朝鲜文化有三个来源:一是中华古老的汤谷扶桑十日神话,汤谷指朝鲜半岛东南端观日出测日景之地,也是朝鲜一词产生的人文基础。二是颛顼高阳族团文化,颛顼萨满文化、卵生神话与人工改变颅形习俗影响古朝鲜文化。三是殷商文化,殷商先起于东北并影响东北与朝鲜半岛,古辰国是商族海外属地,箕子所以“ 走之朝鲜”正与之有关。  相似文献   
48.
吴闿生编撰的《晚清四十家诗钞》前二卷专录桐城诗派后期诸子的诗作,凸显了桐城派北传之后围绕吴汝纶渐次形成的"冀州—莲池"诗人群体组合,而其诗学批评在继承桐城诗派"诗文一体"、"熔铸唐宋"的基础上,突出了宗风杜甫的祈向,尤其注重涵容雄奇诗风,反映出时代风云之气在内心深处的激荡。  相似文献   
49.
文章对回鹘文《梁朝傅大士颂金刚经》中部分与汉文本不符的颂文进行了翻译并查考其他汉文异本得出这些颂文译自《梁朝傅大士夹颂金刚经》的结论。  相似文献   
50.
在题材与内容上,越南汉文赋借鉴了中国赋原有的咏物、纪行、抒情等题材及歌颂、讽谏等特点,以及中国各种历史与文化知识。与之同时,越南赋也创出了自己有民族特色的表现方式,体现出历代越南士大夫的思维、思想、志向与感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