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0篇
  免费   33篇
管理学   9篇
民族学   40篇
人口学   8篇
丛书文集   179篇
理论方法论   46篇
综合类   518篇
社会学   34篇
统计学   9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51篇
  2013年   52篇
  2012年   47篇
  2011年   67篇
  2010年   54篇
  2009年   47篇
  2008年   49篇
  2007年   59篇
  2006年   58篇
  2005年   45篇
  2004年   47篇
  2003年   57篇
  2002年   49篇
  2001年   35篇
  2000年   28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01.
马克思是历史哲学领域中的旗帜性人物。在对以“永恒论”为基调的“一般历史哲学”的“批判性拒绝”中,马克思推出了以“发展论”为核心的“批判的历史哲学”。在《资本论》中,马克思遵循了哲学服务历史的基本取向,并沿着两条并行不悖的路径稳步推进了他的“历史之思”:一是依托于唯物史观的分析范式,深入物质生产领域探掘了历史的本质与规律,二是以政治经济学批判为武器切近现代工商业实践格局,洞悉了资本主义的前景和命运。据此而论,马克思在《资本论》中竭力探掘社会历史的根源并展开对资本主导下的经济运行规则和文化道德机制的实质性批判,确证了以生产方式为基础、以人类解放为核心的“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的历史哲学运思路向。马克思的历史哲学就是一种基于实践的历史性批判,它在回应“时代之问”中完成了关于人类“历史之谜”的哲学思考。这种历史哲学以“世界历史”为基本定向,以“人类社会”为立脚点,实现了对“当代的自我阐明”,开辟了历史哲学的新境界和开启了人类文明的新方向。  相似文献   
102.
Abstract

This article discusses how the history of sports can serve as way to understand abstract concepts associated with local history and social studies education. An introductory discussion outlines how sports can engage and interest students, focusing especially on ideas related to history thinking (such as change and continuity). A case study using the Brooklyn Dodgers’ move to Los Angeles is used to illustrate these ideas, focusing on themes associated with suburbanization and urban renewal. A lesson plan is also provided.  相似文献   
103.
Qualified competences in social science and humanities are required across the various deliverables of the intergovernmental science-policy platform on biodiversity and ecosystem services (IPBES) in order to fully address the objectives of IPBES. Building integrative approaches has long been acknowledged as a scientific challenge. Hence, new paths have to be forged, including revisiting basic ontological and epistemological considerations, such as how we understand the world, what knowledge is, and the role of science. Constructive interdisciplinary dialogues in IPBES supports the development of innovative frames and terminologies. One example is the evolution from the Millennium Ecosystem Assessment ecosystem service framework to the Nature’s Contributions to People classification now applied in IPBES assessments. IPBES is still in a learning phase and critical examination of what is accomplished this far is useful when refining ongoing modes of work and in long-term strategic considerations.  相似文献   
104.
高校图书馆拥有很多古旧文献、古籍资料,这些文献如果得到妥善的利用,将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和研究价值。而这类文献中有部分日文原文资料,大部分都是1945年以前旧日文资料,本文以这些旧日文献资料为例,通过对这些珍贵文献资料的来源、出版地、作者和出版背景、文献类型、文献内容进行挖掘、整理、翻译、解析和研究,使其有价值的东西展现出来,旨在为读者提供系统、完整的外文文献检索,以便更好地服务于高校及社会的广大科研工作者,服务于教学与科研。  相似文献   
105.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中华民族同心同德、浴血奋战,并取得抗战胜利的一面光辉旗帜。吴玉章作为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他对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作出了显著贡献。在国际,他积极宣传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策,让世界人民了解中国人民的抗战,赢得了世界人民对中国抗战的同情和支持。在国内,向人民介绍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策与前途,揭露投降派分裂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阴谋,抨击汉奸卖国贼的卖国行为,巩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相似文献   
106.
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为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两大历史任务进行了长达一个多世纪的奋争,先后出现了三民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面 旗帜,本文试图从历史角度对三面旗帜和两大历史任务的相互关系展开论述,旨在揭示要完成 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这一历史任务,必须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始终不动摇。  相似文献   
107.
中国共产党建党九十年来,与美国开展交往始终是其对外工作的重要方面。在革命和战争时期、新中国成立后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以及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对美国的认识都曾随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而发生重大调整,双方之间经历了从对抗到合作的多次磨合。九十年对美交往的历史极大地丰富了中国共产党处理对外关系的宝贵经验,使得我们党能够成功地在正确判断国际形势的基础上,从维护民族利益和国家利益出发,坚持独立自主、平等互利原则,以斗争促合作来推动中美关系的发展。推进中美关系的进一步发展,需要在客观认识中美力量对比基础上制定务实稳妥的政策,加强双方的交流对话以增进互信,拓展对美交往的渠道。而美国则需要尊重中国核心国家利益和重大关切,调整心态,接纳中国的发展和崛起。  相似文献   
108.
1949年以来大陆官方对辛亥革命的高规格纪念,作为一种政治仪式,既是出于现实政治需要,也是延续纪念传统,弘扬辛亥志士的精神,表明中共是孙中山事业的继承者,实现振兴中华、统一祖国及传承辛亥革命历史记忆的需要。通过辛亥革命的国家纪念,诠释了辛亥革命的历史,表达、宣传了政府及各党派的主张,弘扬了辛亥革命的精神,构筑了两岸交流的平台,保存和传播了辛亥革命的历史记忆。  相似文献   
109.
中国古代历史理论发展大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何一门学科的理论,都有其存在形式和发展过程,中国古代历史理论也是如此。探讨它的发展过程及其在不同时期的存在形式,可以为当今的历史理论研究提供参考。中国古代历史理论经历了先秦、秦汉时期的形成阶段,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的发展阶段,五代、宋辽金元、明清时期(1840年以前)的繁荣和嬗变阶段。本文旨在阐述这一发展大势,以就教于同人。  相似文献   
110.
内蒙古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多彩、积淀深厚,是人类非物质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原生态地保留了内蒙古各民族的历史记忆,鲜活地记载了各民族文化的发展与变化,还绵延不断地传承了各民族宝贵的民族精神和文化传统的精华,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